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库页 > 经济数据库 > 宏观经济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架构改革什么导向三点建议分析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架构改革什么导向三点建议分析

时间:2017-02-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依据五年一度的节奏和前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估计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会期应该已经很临近了。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架构改革什么导向

 

  自2013年中国经济确立新常态之后,相应金融领域陆续发生了深刻变化,再加之国际大环境不稳定下金融市场 的动荡,均要求现有的货币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尽快做出调整。鉴于中国依然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因此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问题理清楚,不然就是无的放矢。

  首先,本次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体系逆周期扩表后,如何平稳化解中国经济杠杆率过快增长的问题。在2011年之前,银行体系的资产增长曲线基本是包络在其资本扩充曲线之内的,同时也包络在央行资产增长曲线之内,反映出无论是从自身的资本约束,还是宏观货币环境需要,银行体系扩张路径基本还属于常规性的。但2011年之后,银行体系开始逆周期快速扩表,到2023年底,资产规模较2011年增长超过100%(同期其实收资本增长了64%,央行资产增长了22%,央行货币发行增长了34%)。之所以说是逆周期扩张,因为中国GDP增速由2011年的9.5%一路下滑,至2023年底,已降至6.7%。

  由此产生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银行体系资产的增长,对应着包括实体企业、居民和政府在内的非金融部门债务的增长,同期经济增速的下降,三者叠加之后,就出现了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杠杆率抬升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运行平稳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来化解由银行体系逆周期扩表带来的经济杠杆过快增长的问题,就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领域的首要问题。

  其次,银行体系资产快速多元化后,如何保持金融稳定的问题。近年来,伴随金融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得到较快发展,相应银行体系的资产结构快速多元化,非信贷类资产比重快速上升,在此变化下,金融领域跨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快速积累,那么如何权衡好金融深化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就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领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银行体系潜在不良的化解问题。银监会2003起开始公布商业银行的不良数据,2010年后还公布银行类金融机构整体不良情况。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数据和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的不良数据及其在银行业中的贷款占比,大致可以估算出银行业的整体不良情况。估算结果是,如果将关注类贷款视作未来可能的不良的话,2011年银行业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规模1万亿元,到2023年末潜在不良升至7万亿元以上,相应与贷款比值由1.7%升至6.7%,五年间潜在不良提高了5个百分点,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经进入快速暴露阶段。如何遏制住不良上升势头和化解已经形成的不良,则是事关中国金融领域和经济的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针对上述变化,人民银行主导下的中国宏观审慎框架也着手开始建立并逐渐实施,例如,2011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的引入,到了2023年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2023年进一步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评估中的广义信贷范围。可以说,针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相应地,人民银行主导的货币金融调控机制也逐渐完成由单一保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转为兼顾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和金融宏观稳定,但即便如此,现有的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依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突出表现为金融风险事件的频发。而关键、决胜期内的经济转型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稳健的货币、金融和市场环境,所以如何权衡好两者之间关系,就成为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瞻:金融监管架构改革什么导向三点建议分析--相关新闻

  • 购买流程

①电话或邮件确定购买意向

②填写并发送报告征订表

>>下载研究报告订购表;

>>下载研究报告订购协议;

③通过银行转帐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公司账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