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在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物流行业 >

2021年全球十大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时间:2021-09-25 20:28来源:www.cninfo360.com 作者:admin 点击:

  全球十大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维也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出乎很多人意料,在“世界十大智慧城市”的评比中,名不见经传的维也纳脱颖而出,一举夺魁。事实上,维也纳是唯一一个在所有评选指标上都挺近前10的城市:区域绿色城市(第4),创新城市(第5),数字化管理(第8)。其中“生活质量”一项排名首位,成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依偎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以盛名于世的“金色大厅”吸引世界各地热爱音乐的人们争先前往。不仅如此,维也纳还拥有图画一般的自然景色,森林、草地、河流、湖泊,铺满整块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坐拥绝佳的自然条件优势,当地政府会同各行企业,以及市民们的力量,一起致力于谱写更生态、更宜居的维也纳城市新篇。

  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从2010年开始,维也纳每年都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这一殊荣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这座城市真切地让人们看到,人类的理想家园到底是什么样子。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治安,稳定的政治,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宜居之城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维也纳正是将这些优势囊括其中,并一直不断努力提升,当然也无怪被数次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了。

  晴朗天色下,蓝色多瑙河静静流淌,波光粼粼,穿过维也纳。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城市,为维也纳营造天然、清新的生态环境。

  这座风光怡人,景色秀美的城市,常住人口170多万,大部分的居民区都集中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西部,而城市东部则主要发展工业,以尽可能地避免工业污染。过去,维也纳是一个能够容纳600万人的帝国首都,因此,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到生活空间非常的宽敞。

  不仅如此,维也纳的治安状况也很好,甚至在午夜人们都可以随意漫步街头,还时常在街上见到身边没有保镖的政治领导人。每月,维也纳人把收入的20%左右都用于爱好投入、户外活动以及度假休闲。炎炎夏日,人们在多瑙河边垂钓,在城市39座被茂密树林遮挡的公共露天游泳池嬉戏,消夏解暑。生活在这里,居民的生活用水都直接由管道从山区送入居民家中,不但清洁环保,而且绿色干净。

  同时,城市各项完善的基础设施,都能有效帮助居民在寒冷的冬季抵御严寒。每处住宅和公共交通工具都配有取暖设备,包括公交车、有轨电车和地铁。除此之外,高效的城市交通网也让人们完全可以舍弃自驾车出行。一般,维也纳居民只需花上30分钟就可以到达工作地点,生活十分轻便,在家和工作之间达到完美平衡。

  每到新年,维也纳“金色大厅”内都要举办世界一流的音乐会,奏响新年欢快、幸福的乐章。几个世纪以来,音乐一直是维也纳的灵魂。无论何时,大街小巷,总会有动听、悠扬的乐声飘荡在城市上空。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栩栩如生的音乐家雕像,都是这座城市的名片,维也纳人民永远沐浴在圣洁的艺术光辉中。

  那么,这样的城市,你是否也怦然心动,急切地想亲身体验一番呢?

  智能排水系统

  为应对近年来不断增大的降雨量,维护城市稳定、畅通的运行,维也纳市对排水系统做了大力改善。从对排水管网的智能化改造开始,维也纳在管网的不同枢纽区安装了230个监测设备,对管网内污水的流速、流量、水位等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流量的分层监测掌握管道的淤结情况,及时加以疏通。

  维也纳管网公司设立24个气象监测站,与国家气象局合作,在遇到暴雨天气时,每两小时向控制中心预报一次暴雨的走向、停留时间和降水量,以调整对排水管网的管控。

  另外,维也纳人也通过扩大城市绿地、街头和房顶的植物,来增大城市的排水能力。几棵树,几盆植物的功效都是巨大的,它们不仅能吸收一部分的雨水,还能延缓雨水进入地下管网的时间。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几分钟,或半小时,对缓和管网内的高峰雨水量极其宝贵。因此,街头绿化不仅仅是城市绿化工程,更是城市防洪工程的有力帮手。

  2011年初,维也纳市长歇尔·豪普尔提出了智能城市发展目标,以让维也纳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对所面临的能源和气候挑战做出应对,并实现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能力。

  具体来讲,维也纳智能城市发展规划包含多个发展计划。如“城市供暖和制冷计划”。维也纳市人口占奥地利总人口的20%,但能耗只占全国能耗的12%至14%,这主要得益于该市的智能供暖和制冷系统。

  在城市供暖方面,维也纳禁止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而主要将固态垃圾和废水回收利用,通过燃烧和气化技术使垃圾转化成新能源,满足地区暖气和热水需求,同时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维也纳市共有3座大型专业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和1座世界领先的污水处理厂。

  在城市制冷方面,维也纳为大医院和办公建筑接入了采用节能技术的城市制冷系统,这使得维也纳目前城市的制冷系统能源需求只占到传统制冷系统的10%。

  再如,“城市气候保护计划”也是智能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这一计划是维也纳市最大的综合环境发展规划,预计到2023年,涵盖能源生产和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结构、政府采购、城市垃圾管理、农林业、自然保护和公共关系等多个领域,包括37个项目和385项具体措施将会实施。

  智能城市发展规划是维也纳市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随着规划实施的推进,维也纳市将会变得更加智能。

  智慧可持续发展

  在维也纳,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一个明确的承诺,那就是建设一个智慧可持续的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一代大都会”。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都在为此而不懈奔走努力。

  2011年,奥地利接受欧盟委员会发起的行动——与1990年相比到2050年碳排放量减少80%。为达到这一极高的目标,维也纳市政府大力推行绿色出行,修筑新的自行车道,生产清洁环保的现代电车。按照智能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到2023年,维也纳市民自驾机动车出行比例将从2001年的32%减少到25%,而自行车的使用率提高到8%,整个公共交通使用率也将从2001年的35%提高到40%。此外,政府还将在市区设立更多的步行区,将徒步出行的比例保持在27%。

  在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同样也能感受到维也纳的减碳、节能努力。新建的建筑物,不仅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精美、华丽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以最低能耗标准建成修筑。城市里,太阳能屋顶,清洁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比比皆是。

  减碳,成为这座“多瑙河女神”不变的追求。

  为建设更智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维也纳提出许多大胆的智能建设项目,如“2050年智能能源计划”、“2023年道路计划”以及“2012-2015年行动计划”,并且一直不断评估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与社会各界合作,汇同多方力量,努力把维也纳打造成节能减碳、土地合理利用、交通畅顺的欧洲领先智慧城市。

  二、多伦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多伦多,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如果想去多伦多旅行,秋天是最好的季节。一碧如洗的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 风和日丽,气温宜人。而且,漫山遍野都是红、橙、黄、绿之色,彷佛进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浓烈的色彩,令人惊艳。在多色的季节,阳光充沛,随意地走走也别有一番情趣。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城市,城市规模相对庞大。它是全球多元化的都市之一,其丰富多彩的族裔特色,令这座城市缤纷绚丽,绽放无穷魅力。在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中,多伦多位居第二。在北美智慧城市建设中多伦多级别最好,而且各方面成绩也不错。在实践中,多伦多认识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并在一些方面,如垃圾处理、节能照明做得非常好。

  垃圾分类

  加拿大很注重垃圾分类,具体的细则交给各个市政府自己制定和执行。这是一套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但取得的效果却很明显。

  多伦多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有些困难,为此市政府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一般情况下,住宅垃圾分为三类,用三个颜色的桶加于区别。比如,绿色的桶是用来装厨房和家庭垃圾的。蓝色的桶是用来装可回收垃圾的,而黑色的桶则是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的。为了更好地有效回收垃圾,市政府把多伦多划分成几个区,每个区在特定的时间收集特定的垃圾。住在多伦多的居民在每年年初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垃圾回收日历。日历上清清楚楚地标明哪天回收哪种垃圾以及哪种垃圾应该放在哪个桶里。此外,多伦多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移民,为了方便这些人,市政府还提供了十多种语言的垃圾分类指示让居民任意选择。这些说明图文并茂,很容易看懂。每年的圣诞节过后,政府还会专门派垃圾车收圣诞树,帮助居民处理垃圾。

  虽然这些规定很繁复,但是执行起来很严格。比如,如果你不小心把垃圾袋放在门口,那么,第二天你将收到警告信,上面说明垃圾必须放到垃圾桶里,并盖上盖子,一旦不能及时清理就要受到罚款。垃圾桶和垃圾袋都能在超市里买到,而且它们的外形都非常统一,不会出现各种颜色和样式。

  新型环保节能垃圾车

  节能环保垃圾车目前已在多伦多使用。这种环保节能垃圾车采用的是新型科技天然气引擎,较之前的柴油引擎,节省了大量的燃料经费。

  这种新型科技引擎除了有着污染减少、容易保养及降低噪音的特点外,使用的燃料与旧式垃圾车相比,减少25%至40%,这不但为多伦多环保作出了贡献,也提高了垃圾收集效率。因为多伦多有生产利用厨余制造的天然气,所以对使用天然气为动力的新型垃圾车而言,将大大降低燃料成本。

  旧式垃圾车的机器手臂在车后方,必须两个人操作,而新型垃圾车的机器手臂改为在车的右侧,只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将机器手臂改为右侧的新型垃圾车,扩大了操作人员的目视范围,也增加了舒适性。

  LED照明系统

  早在2007年,多伦多商业发展促进协会就对外宣布,多伦多市将在城市基础设施上安装LED照明装置。它也成为北美地区加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打造LED节能照明城市”倡议行动的第二个城市。

  “LED节能照明城市”行动,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与Cree公司共同发起的,旨在推动市政当局之间合作开展节能照明活动。对于多伦多打造LED城市,Cree公司的Greg Merritt是这样评价的,他认为,这是多伦多的明智之举。同时他也预言,在不久的将来,LED必将在更大范围内取代传统照明装置。多伦多副市长Joe Pantalone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采用LED照明无疑是城市节能环保建设的首选,利国利民。

  多伦多市预计用十年的时间完成城市LED照明改造,实现节能50%的目标。与传统照明设施相比,LED照明具有耗电少、寿命长、使用及维护成本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小等诸多优点。

  目前,多伦多市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了LED照明工程试点,对LED的推广使用范围也大大扩大。从单独的节日灯替换安装工程发展到零售展示及街灯安装,其它正在进行或者计划进行的LED项目还包括:公园用太阳能驱动LED灯、公共停车场用LED照明灯。为了节省用电,在维护夜景的同时,减少城市的污染,LED照明取代霓虹光管。多伦多市政府大力支持LED照明工程,不管是从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给予大力支持。Pantalone多次考察试点工程,并指出一定要大力推广LED照明工程,加快城市节能环保建设。

  打造LED节能照明城市之举,将为多伦多节约上百万美元能源成本。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将减少18000吨。

  三、巴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作为一个典型的与持续发展相关的排名,巴黎在欧洲表现得十分出色。在几个类别中,包括创新(3),欧洲绿色城市(10)和数字化管理(11),巴黎都获得了高度评价。巴黎已经在世界地图上实施了非常成功的自行车共享计划,而就在上个月,巴黎市长推出了类似小型电动车的模型,它称为AUTOLIB,目前已有250个租赁站。

  巴黎,以其令人赞叹的博物馆与艾非尔铁塔闻名,在智慧城市上巴黎也算是领先者。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公共交通工具了。巴黎拥有领先全球最广为使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Vélib',该系统已有超过2万1800台脚踏车在城市间穿梭,且有证据显示,Vélib'让城市的塞车问题降低5%。此外,自2011年开始,巴黎还与Bolloré集团合作建造世界第一且最昂贵的公共电动车计划,Autolib很快就会有3000辆电动车加入共享的行列。

  巴黎还希望能够培植一个蓬勃发展的创业生态体系。创业基因计划(The Start up Genome project)近来衡量全球以城市为基础的创业生态体系,将许多变数,包含资本、每年新创团队的数量、以及产生的创新都计算在内,巴黎的创业生态体系被评为全球第11名。

  四、纽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及第一大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超越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主导中心。它还是国际交通、艺术和传媒中心,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影响着全球商业和金融的发展,是真正的“世界之都”。因而其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备受关注。大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当然也需投入大智慧的想法和创造。

  开放数据法案

  2012年2月29日,纽约市通过了《开放数据法案》,3月7日由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签署后正式生效,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首次将政府数据大规模开放纳入立法。通常人们会将公共信息的发布和政府透明度联系起来,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大规模的公共数据能够得到利用,服务人们的生活,维持社会的高效、有序发展,那么数据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为少数人使用,而是得到全面、透彻地挖掘,在分门别类的数据海洋中,人们各取所需,各用其利。

  基于此,纽约市《开放数据法案》要求,到2023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隐私的数据以外,纽约市的政府及分支机构所拥有的数据必须对公众实施开放。市民们使用这些信息不需要经过任何注册、审批的繁琐程序,使用数据也不受限制。

  在这样的开放数据平台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数据都能一览无余。既有按邮政编码分区域的人口统计信息、用电量、犯罪记录、中小学教学评估等历史数据,也包括地铁公交系统的动态实时运行数据;既涵盖小区噪音指标、停车位信息、住房租售、旅游景点汇总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也包括饭店卫生检查、注册公司基本信息等与商业密切相关的数据。

  比如,社会治安曾一度是纽约市政府最为棘手的问题,每年要花费大笔的财政经费在警察和警务装备上。而随着详尽犯罪记录数据的开放,人们开发出了提示公众避免进入犯罪高发区域和提高警惕的手机应用,不仅能降低犯罪发生的概率,而且还能将犯罪记录信息和动态交通数据结合起来,起到指导调配警力的作用。

  作为维系社会良好运行的工具,纽约市政府鼓励市民查看和使用这些数据。公众可以根据开放数据平台上提供的信息,表达意见和提出看法,当然也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这些诉求。

  不仅如此,基于该平台,数据的展现不仅为普通市民们带来了福利,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具体应用开发的网站和创新团队。大量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对政府公开的数据进行利用和研发,创新前沿科技和应用,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展现这些海量公共数据的服务能力。

  一个示范性的例子就是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开放。1983年,美国将原本用于军事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向公众开放使用,并且在2000年后取消了对民用GPS精度的限制。从汽车导航、精准农业耕作到物流、通讯等,GPS的开放不仅服务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估算,仅美国国内就有约三百万的就业岗位依赖于GPS。

  通过《开放数据法案》,纽约市初步建立起一个基于城市社会运行数据的“生态系统”。政府负责建设和维护数据开放平台,大量的个体实现对社会运行信息不断创造、深度地挖掘,推动城市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纽约市率先开放公共数据,并把这一行动纳入法律的合法权益之内,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的高效、健康、快捷发展提供了条件。当然这种做法的长远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摸索,但敢为人先,推陈出新的行为值得借鉴和学习。

  绿色城市愿景

  2007年,纽约市宣布了一项令人期待的“绿色纽约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范式,为纽约赢得了诸多赞誉。按照计划,到2030年,纽约将为100万新市民提供足够的居所,同时减少城市的碳排放。自计划推出以来,127个涉及城市生活方面的举措便开始实施起来。

  纽约不仅投入了新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和出租车,增加了数百公里的自行车道以及步行街,而且还更新了城市的渡轮,用替代燃料置换了过去的内燃机。此外,人们还种植了50万棵树苗,并将屋顶涂成白色,从而节约夏天制冷所消耗的能源。

  因此,为解决城市烟尘污染问题,纽约市的管理者发现,成百上千的建筑物比所有的机动车排放的烟尘还要多。政府推出了一个由非政府组织和房地产行业共同合作、寻求建筑物多样化燃料能源运营的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300栋建筑物完成了改造升级,今年还将完成1000栋,2015年前将完成6000栋的任务目标。

  纽约市不仅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群的碳排放量,还致力于把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搬到城市中。纽约的绿色屋顶公园一直都赫赫有名,人们在房顶上栽种大片的草坪,鲜花和农作物。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绿色屋顶,它们俨然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别样风景。天台、阳台、墙体、立交桥等一切“不接地气”的建筑空间在人们手里都有可能成为绿色屋顶。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寻求一片绿色、天然的环境,不仅怡养性情,更为城市的生态和健康做出一份贡献。

  另外,纽约市的绿色摩天大楼同样让人期待。这些有着奇思妙想的设计者们,总是带给人们惊叹和想象。出自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丹尼尔利·博斯金之手的“纽约绿塔”或许刚一问世并不能得到人们的心理认同,但新奇的想法和大胆的创造,以及其必将带来的显著意义势必会粉碎这一切非议。这栋号称将为纽约第一高楼的一栋高900英尺的摩天大楼,主要是玻璃材质构造。在第54层是一个空中花园公寓,为主建筑提供阳台和绿化空间。人们在工作忙碌之余,可以到花园里透透气,散散心,来个与大自然的亲密拥抱。

  这种把庞大的自然景色搬到遥远的空中,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惬意的风景,是不是很振奋人心?就在你身边,在喧嚣、繁华的大都市,人们同样可以真切地拥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那么你是否还会感受到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前不久,纽约市市长还提出了“纽约市规划计划”,意在建立一个更加绿色而美好的城市。在不断的规划和提升中,未来纽约的面貌也让人期待。

  建立智慧城市技术中心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纽约市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在博伊德·科恩博士开发的全球第一次智慧城市的排名中,纽约位居第四。2009年,纽约与IBM合作推出IBM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心,用来解决“需要建立智慧城市复杂功能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帮助客户优化业务流程和业务决策的方式。”在纽约,城市已建立了预防火灾和第一反应系统,此外还可以鉴明可疑的退税申请,这一方法预计将在5年内可为城市节省约1亿美元。

  9月份,纽约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购得纽约州奥尔巴尼市中心地标基尔南广场,旨在建立技术枢纽。该项目预算3千万美元,被纽约州政府的首都区经济发展局认定为重点项目,这一举措将会使纽约成为智慧城市这一高新产业的全球领导者。

  新的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中心将进行新兴技术的研究、教育和劳动力培训,这些新兴技术包括:智能设备、计算机芯片、集成系统、为监控调整公路状况和改善交通流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操作软件;中心还具有保护桥梁、数据中心,及水处理工厂等公用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任务;并且还在教育领域提供电子安保。

  在所有类别中,纽约得分高于其他大多数城市的排名。2009年,纽约与IBM合作推出IBM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心,用来解决"需要建立智慧城市复杂功能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帮助客户优化业务流程和业务决策的方式。"在纽约,IBM已帮助城市建立了预防火灾和第一反应系统,此处之外还可以鉴明可疑的退税申请,这一方法预计将在5年内为城市节省约1亿美元。

  五、伦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伦敦是全球最早采取智能交通体系的城市。每辆火车都使用全球定位系统,交通控制中心掌握每辆车的位置。站台上的乘客随时可以在显示牌上了解下一趟车的抵达时间和终点站;站台上的传感器将等候的乘客数提供给控制中心,调度人员便可以灵活机动地控制车次和出车的时间间隔。除了硬件设施,伦敦地铁的管理工作可谓科学完善。伦敦地铁网络从市中心向外分为1至6区,乘客可以购买单区车票,也可以购买多区车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前往或者经过市中心的车票以及上下班高峰期的车票明显昂贵。

  伦敦市政府携手一家设计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双面配有LCD显示屏的智慧垃圾桶。这个新型垃圾桶还是一个无线热点,所需电能由其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可以在垃圾满了之后向卫生清理部门发送信息,以通知工作人员前来清理。每个智慧垃圾桶都配有Wi-Fi无线网络传输的功能,这样遍布伦敦的智慧垃圾桶就成为城市的数据交换站。这些智慧垃圾桶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为需要帮助的路人提供紧急报警服务。因其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和公众性,智慧垃圾桶可以为伦敦的城市应急管理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英国是世界上非高峰期使用因特网费用最低的国家,高峰期的上网费用也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低。英国有170万企业与因特网相连,90%的雇员在办公时可以使用网络。政府的目标是到2005年让1500万家中小规模的企业在网上交易。就在前不久,2012年2月8日消息,今年将在伦敦地铁站提供无线网络,伦敦交通局的CIO史蒂夫•汤森(SteveTownsend)说,在地铁站铺设wifi能使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地铁干线的正常运行,网络一直是交通想目的重要驱动因素 之一。“我们需要员工们得到更多的流动信息。交通控制从来不是站到控制台就能搞定的。届时,伦敦的乘客和奥运会的游客都也都可以使用Wi-Fi技术,乘客也能得到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目前,交通局在与几个提供地上及地下站台Wi-Fi网络服务的提供商进行商业谈判。

  伦敦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智慧城市的打造也走在世界前列。从城市交通到环保节能,从服务市民到科技创新,城市智慧无处不在。创造离不开思考。从脚步发电的出其不意到能“上网”、能“看电视”垃圾桶的新奇发明,伦敦人把思想发挥到极致。创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做个有心人,创造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高效环保,品质生活有了更大的追求,信息技术也更加显现出耀眼的光芒,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我们相信,创造和信息技术的融通发展之路,将会铺得越来越宽。

  智慧伦敦计划(SmartLondonPlan)开宗明义,“使新技术成为服务伦敦和改善伦敦人生活的力量”。

  计划的第一章节即为“人为核心(LondonersattheCore)”,相比技术、投资和政策,市民自身更有可能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更懂得什么是他们以及这个城市所最迫切的诉求。新技术可以为提升生活质量提供诸多选择,然而并非所有市民都能有机会使用,因此让不同类型的社区和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应当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基于这个目标,大伦敦政府(GreaterLondonAuthority)开发了“对话伦敦(TalkLondon)”网上社区,包括在线讨论、投票、问答、调查等,话题广泛,从私人租赁市场到大型货车周围骑自行车的安全性问题。该过程使伦敦市民参与到政府决策中,使得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更有效且切实反映现实需求。

  与之相配合的是“伦敦数据储存库(LondonDatastore)”和“伦敦面板(LondonDashboard)”,前者公开了500套伦敦市的相关数据,后者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图表等形式使公众直观地能读出数据所反映的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智能技术的公众参与度,市政府还着力发起了一系列的项目,诸如,建立一个名为“科技城市协会(TechCityInstitute)”机构专门组织公众聚在一起讨论新技术对城市冲击等论题;由“市长基金会(TheMayor'sFund)”发起了“科技城市之星(TechCityStar)”,该项目面向伦敦的年轻人,意图培养未来技术革新方面的新秀和领军人物;以及面向年轻的低技能劳工的数字技术培训计划,意图降低16-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等等。

  对公众开放关于市场需求、消费、服务、市场/政府运作等方面的数据将有助于伦敦提高执政的透明度、促进效率以及为技术革新创造更大的可能性,企业和市民将容易与政府一同合力开发出能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方法和技术。

  伦敦数据储存库(TheLondonDatastore)是全球最早建立的数据公开平台之一,该平台的建立开拓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新开发出的软件仅仅交通一类就超过了450个。市政府正在和伦敦区域的自治镇和其他一些机构共享出更多的数据,以进一步地促进新商业模式以及高效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伦敦正在与热那亚、巴塞罗那等城市展开合作,加入经费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数字城市项目(EUiCityprogramme),该项目的主要任务便是组建城市数据平台,从超过百万个的传感器收集、测试和储存不同种类的公共和私人数据。iCity目前也被推举成“大数据”应用测试的范例。

  数据的3-D可视化也作为数据共享的一项重要举措,伦敦特别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立的3-D数据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管网等,这些数据整合和统一了不同市政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对地下基础设施数据的公开,使得市政工程更为有效,避免了过去不同市政公司在同以地点重复挖掘路面的情况(据统计,每年全英国由于挖掘路面造成的损失高达1.5亿英镑)。此外,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全视域直观的展示,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会随时更新最新发生的设施的改动或者新增设施,为城市规划师、市政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极大帮助。

  智能能源管理

  从2011年起,伦敦开始与哥德堡、科隆、热那亚和鹿特丹合作CELSIUS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低碳发展、资源高效使用,特别是废热利用,是智慧伦敦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热能外,电能的管理也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智能电网(SmartGrid)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用电效率,例如它可以收集和利用发电厂生产的多余电量、在用电高峰智能降低用电量等。Islington'sBunhillWard是伦敦智能电网的示范基地。类似的,智能水表(SmartWaterMetering)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监测水消耗和泄露,也在能源智能管理的范畴。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TransportforLondon,简称Tfl)的最大特点在于即时位置信息的公开,从租赁自行车,到公交车,再到轨道交通。

  从2010年夏天正式开始自行车租赁(CycleHire)以来,在伦敦中心区已累计有2千5百万次租车,成为伦敦市交通的一大亮点。虽然自行车租赁历史并不长,但相关技术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对实时信息更新的需求。车的数量、停车位的数量都是人们在寻找租赁服务时的至关重要的信息,当然更关键的时告诉人们哪里可以交回车。租赁机构公开了这些信息,并衍生出大量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这些软件提供即时的租赁自行车位置、数量等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伦敦巴士开发了一个名为“倒计时(Countdown)”的服务,它提供伦敦市区19,000个公交车站的即时车辆到达信息,乘客可通过网络、短信息和2,500个路牌获得该信息。和自行车租赁类似,这些即时数据都对外开源,软件开发商目前已开发了超过60个交通相关的应用。据统计,目前已有13%的人出行使用这些服务,大约有65万人/天。

  牡蛎卡(OysterCard)的使用已有十余年,它称得上是智能车票的领军。当前超过85%的地铁和巴士使用牡蛎卡。2012年12月,Tfl开始在伦敦的8,500个巴士上推广使用借记卡、信用卡或其它充值卡支付单程票价,这在全球范围实属先例,预计在2014年将实现所有交通方式全覆盖。

  牡蛎卡所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这些数据反馈到Tfl,使他们得以分析当前运营和管理中的问题,Tfl与众多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和分析“牡蛎数据”,以好地使之服务于智慧伦敦计划。

  此外,伦敦还新推出了方便行人特别是旅游者提供目的地查询服务系统--“可读的伦敦(LegibleLondon)”,由Tfl和CanaryWharf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目前已在公交站点附近安装了1,250个该系统,以便于刚刚出地铁或下公交车的人快速查找到他们目的地的步行路线。该计划一方面服务于伦敦大量的游客,一方面也是鼓励市民慢行交通的一项举措。触屏和电子地图的设计可以方便人们查找制定地点以及附近的餐厅、商店和公司,并给出最佳步行路线。Tfl和CanaryWharf计划进一步测试该系统,以提供更多人们喜爱和需要的服务。

  奥林匹克公园

  智慧科技示范工程——奥林匹克公园(TheQueenElizabethOlympicPark)是伦敦奥运遗产开发集团(TheLondonLegacyDevelopmentCorporation,LLDC)专门为2012年奥运会/残奥会后奥林匹克宫公园和周边的发展而设立。

  LLDC致力于以高科技为手段、将奥运公园及所在的东伦敦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及投资地,奥运公园也将以此为契机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革新的试验田。

  奥运公园与iCITY项目交相呼应,iCITY是一个占地一百万平方英尺(约9.3平方公里)的数码科技专区,它为刚起步的科技企业、教育和科研提供支持。该区配置了全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无限带宽的网络、最高容量的电源和伦敦最大容量的数据库。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LLDC希望将工作重心转到公园的用户体验上,在以下三方面着力开发:

  a.交通和导航:将公园作为综合交通规划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例如,考虑将牡蛎卡的使用从伦敦中心区延伸到公园的所有种类的交通工具,各交通方式可以随意换乘组合,甚至考虑电动车租赁项目的开发。

  b.可持续发展:将公园作为综合能源消费管理和行为养成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公园将成为欧洲第一个所有资源都以即时方式管理的地区,用户随时随地将得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对能源、碳、水和废弃物的影响。

  c.通达:乐观估计奥运公园覆盖免费Wi-Fi,并成为国家第一个5G示范区。

  六、东京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东京,日本的首都,亚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2023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同时,也是个让人羡慕的智慧城市。

  很多朋友应该都去过这座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便捷是东京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四通八达的新干线、完善的交通规划和较为全面的网络覆盖都为当地民众和外国游客减轻了不少负担,东京究竟是怎样做到如此智能的呢?

  智能管理缓解交通压力

  交通拥堵几乎是所有大都市都要面临的问题,东京自然也不会例外。据日本建设省统计,日本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伤于交通事故,因交通拥堵而损失53亿小时并因之带来1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彻底和这些刺眼的数字说再见,日本政府采用了一套智能化的手段。

  2007年,日本政府推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新的实施方案,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来节能减排。日本的战略是要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等进行更加先进的管理,缓解道路的拥堵状况等。目前,日本已经建立了1700万个ETC的收费点,ETC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通过使用ETC这个系统,在收费站出现的拥堵状况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解决,智能交通管理的效果显而易见。

  缓解了地面道路的拥堵状况之后,东京市政府又将眼光投向了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优势项目——新干线,希望能够通过智能系统的构建将其本身的优点进一步放大。

  资料显示,整个东京都市圈范围内,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构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体系,特别是在连接市区与郊区及远郊区的放射线方向上,更是占据主导地位。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车仅为6%。

  如今的东京地铁线路已经实现了全智能控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地铁运营和控制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各个车站的客流情况,早晚高峰时段的线路拥堵状况以及其它的突**况,并有效而快速地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智能化的东京地铁无疑将为东京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除了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东京也非常重视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之下,节能减排成为了东京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他们也将智能化有效的融入到了环保工作中。

  为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东京市政府花费重金政府将原有路灯全部换成节能路灯,预计这项措施将使这座城市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甚至连著名的旅游景点东京塔也不得不为了环保“让路”。众所周知,“东京塔”高332.6米,较之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324米还高出8.6米,是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铁塔。该塔除发送电视、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波外,还在大地震发生时发送JR列车停止信号,并兼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2009年7月14日,东京塔的部分黄色景观灯被180个白色节能灯替代了,让东京塔更加节能环保。

  在环保建设方面,东京采用环保技术、建立法律法规来开展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大约有120条河流流经东京,由于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的污染严重,常发生赤潮。在环保建设方面,东京采用环保技术、建立法律法规来开展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大约有120条河流流经东京,由于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的污染严重,常发生赤潮。不过伴随着政府对源头的控制及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目前水质已经得到明显好转,根据前段时间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环境污染水平指标之一的生化需氧量(BOD)得到稳定,由智慧化引领的“绿色节能风暴”已经初见成效。毫无疑问,东京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它的繁华让数以亿计的游客趋之若鹜,它的便捷让无数人心驰神往,而当它戴上智慧城市的冠冕之后,这座城市又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有智慧型城市带来的魅力。

  七、柏林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柏林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由柏林伙伴公司负责的,柏林伙伴公司是柏林市政府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成立的一个专门机构。

  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2011年3月,柏林提出“2023年电动汽车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Electromobility Berlin 2023)”,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奔驰smart 的car2go 项目。在该项目中,注册用户可以在大约250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租用到配备了智能熄火/ 启动系统、空调和导航系统的smart fortwo车辆,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长时间驾驶这些汽车,然后在运营区域内的任何公共停车场归还汽车。此外,car2go 还面向iPhone 用户推出了一款car2go 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查询附近可用的car2go 车辆等信息。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也是少数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的德国城市,迄今实施的可持续交通项目涵盖了从私人和家庭用车,到电动汽车共享、企业车队,再到卡车货运、电动自行车的广泛目标。

  柏林的“被动式节能住宅”是在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全新的节能概念。此种节能建筑在室外温度为零下20℃的情况下,室内可以不必开空调或暖气就保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温度,意味着房屋基本不需要主动供应能量,每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仅为15度电,远远低于目前德国的标准75度电。而这种效果,只需通过材料、设计、施工等手段就可实现,它的采暖能耗每年不超过15kWh,即每年每平方米的原油消耗量不超过1.5升。此外,被动式节能房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由屋顶上的太阳能装置来供电,只是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需要额外的能量用于取暖。同时,为了尽量多地接收阳光,房子大多向南,窗户面积也尽量大,而三层隔离窗的设计,是为了使室内产生的热量不会向外流失。而且其自动通风系统可以从废气中抽取热量,再使用这个热量为吸入的新鲜空气加热。

  八、 哥本哈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连续两年位居榜首的哥本哈根已经赢得全球领先绿色城市的声望。哥本哈根在西门子欧洲绿色城市索引中取得领先地位,且当选为2014年欧洲绿色首都。这一切都有充分的原因。哥本哈根是世界上人均碳足迹最低(人均少于两吨)的城市,也有超越世界上任何主要城市的最积极的减碳计划。他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听起来很遥远,但距离现在也就只有12年了。

  哥本哈根制定了核心目标,包括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标准(到2023年所有新建建筑物均达到碳中和)和增加交通方式等。

  当然,这个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行车普及率——大约40%的通勤是由自行车来完成的。另外,哥本哈根最近还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发展配备了传感器的智能自行车,传感器不仅能把即时信息提供给骑车人,还可以提供给有关部门以用于汇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的公开数据。

  九、香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在工商、金融、物流、交通、政府服务等各方面都大量采用新科技,体现出高度智能化的特色。如果说智能化是深化城市发展的1.0版,那么智慧化则是进阶的2.0版。在2023年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特首梁振英提出,香港将研究建设“智慧城市”,3年内推动免费WiFi热点逐步扩大一倍至3.4万个,使香港成为全球WiFi热点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从八达通到行李智能分拣

  根据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的科技基础设施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一。香港目前免费的WiFi热点已超过1.7万个。在所有公共租住屋邨(公屋)及公立医院、街市、公园、休憩处、海滨长廊、旅游景点、公共交通点及陆路口岸等,都提供免费WiFi。在“香港智慧城市联盟”召集人杨全盛看来,本港互联网服务已基本实现普及化、自动化、便捷化和环保化。

  香港是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应用科技的先驱。年龄在16岁到65岁之间的香港市民超过95%都使用八达通卡,仰赖它背后庞大的电子收费系统。如今在香港,从高级商场到便利商店,乘车、搭船、餐饮,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八达通卡交易。在一些学校,八达通已经被纳入到校园管理系统,可用作学校的门禁、考勤、收费等。香港智能化普及早,如今已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智能化,还有人性化。八达通的另一大特色是允许一次欠账消费。试想,如果早晨赶车上班时,突然发现八达通余额不足,又来不及充值,那会多么麻烦!而借助智能化实现人性化的另一个著名案例是香港电子病例记录的互联互通。就在3月间,香港医院管理局筹备的患者健康记录互动系统正式启用。病人无论在全港哪个医疗机构诊疗,只要本人同意,全港医疗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病人病情,减少重复检验费用和用药的风险。

  到香港机场办理行李托运的细心旅客都会发现,自己行李标签中含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里面记载行李主人姓名、航班号等信息。在行李分拣时,系统通过无线电讯号可实现自动读取,大大提高了准确度和工作效率。采用该技术,也为香港构建智慧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FID技术可以实现实物与电脑软件系统的连接,为未来构建物联网提供了可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香港机场的旅客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实时操作自己的行李了。

  十、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巴塞罗那(Barcelona)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加泰罗尼亚的港口城市,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贸易、工业和金融基地。巴塞罗那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早在2000年,巴塞罗那便致力于推广低碳绿色环境发展政策,先是支持全城居民使用太阳能,然后在全城普及各种电动车的使用,在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电动车充电装备。2009年,“智慧全球”的概念在全球风生水起,巴塞罗那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模式的概念,旨在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进步,并确保城市更有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一.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巴塞罗那在市议会领导下,规划和协调智慧城市的发展。早在2009年巴塞罗那市议会便提出了以“智慧城市”模式的设想,希望以此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到2012年,巴塞罗那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项目,并据此被评为欧洲智慧城市标杆。之后,巴塞罗那又根据“欧洲2023战略”制定了MESSI战略(Mobility流动性,E-Government电子政务,Smart City智慧城市,Systems of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信息与创新系统),旨在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进步做出努力。

  同时,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但市议会并不忽视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巴塞罗那重视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和再生,在“22@Barcelona”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如今“22@Barcelona”已经为应用技术创新的智慧新城区,是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模范社区,其智慧技术系统已经在其他9个城市创新推广。

  巴塞罗那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规划,包含了城市的各个方面,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社会公共服务,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系统。

  1.互联的巴塞罗那

  如今巴塞罗那地下综合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共有37.5万米长城市网络,FTTH覆盖100%覆盖整座城市。同时市民可以通过APPs简单便捷地获取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公共接入点,721个Wi-Fi热点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网络服务,畅享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家庭光纤”是一个试点项目,室内安装一个光纤网络的Poblenou乘以这个地区的带宽。而“T-City Friedrichshafen”是一个城市数字网络,超快速光纤和移动网络提高数据传输,实施应用程序;其中,有超过300公里的光纤和基础城市管理模型的集约化信息应用技术。

  2.感知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非常重视物联网对智慧城市的作用,城市覆盖了大面积的无线传感器和路由器,这些设备每天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流则向开放式软件平台,进一步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城市更有效的运行提供指导。比如智能垃圾回收系统特有功能之一就是在自身满载时会主动发出信号,工作人员将根据其发出的信号来安排分配垃圾运输车的出行频率和路线,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智能灌溉系统也是如此,通过地面传感器提供湿度、温度、风速、阳光、和气压等实时数据,园丁们能够根据基础数据调整植物灌溉时间表,更加科学地灌溉。

  3.开放的巴塞罗那

  为了使巴塞罗那更加智能,城市选择开放平台,旨在加快推进未来传感器、网络、地图和软件分析等开发商将平台的数据为他们所用。该平台还允许市政府各部门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彼此的工作。比如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数据平台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方便司机安全、便捷地停车,防止时间的浪费。同样,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基于可视化地图数据、交互式浏览,寻找最近位置的公共汽车车站、地理位置、旅游地点。

  4.绿色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致力于推广低碳绿色环境发展政策。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巴塞罗那推出了涵盖能源替代、运输管理和绿色建筑的新绿色城市运行计划。早在2000年,巴塞罗那就最先开始支持全城居民使用太阳能。到2006年巴塞罗那就已经成为欧洲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密度最高的城市。同时巴塞罗那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在全市部署充电站,以及电动汽车车队和汽车租赁等绿色交通相关设施及服务。到2012年,全市已有超过500辆的混合动力出租车,294个公共电动车,262个充电站,130辆电动摩托车和约400辆私人电动汽车。

  5.服务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注重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在智慧照明、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流动性零排放、智慧停车、智能交通、智能区域供冷供暖、政务公开等促进民生的智慧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2012年巴塞罗那市开发了一个总体规划,项目包括控制50条街道层面的路灯,总数为1155根路灯桅杆到LED照明技术。根据匹兹堡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他们能够为那些有生命周期研究分析的城市提供最佳的绿色替代品仅节能LED路灯一项,巴塞罗那就有望将其市政能源开支减少三分之一。

  6.创新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提倡技术创新,在城市高新技术中心开辟了一块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的街区,专门进行研究和实践。由于这里过去在巴塞罗那市政府的通信库里纺织业的编号是22,所以把这片实验区称做22@,寓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个旧城改造计划运用了一系列智能科技手段,包括:电动车免费充电设施的推广、智能感应垃圾回收点、智能感应设施的停车库与停车位管理,以及居民公共用水方面的管理与节水计划。从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出,巴塞罗那注重将创新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生活基础建设之中,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巴塞罗那的成功经验

  从巴塞罗那发展的阶段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出巴塞罗那的卓越成就并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通过有计划的规划,分阶段次第推进,从而实现“太阳能推广计划”、“新绿色城市运行计划”“智慧城市技术革新项目”“MESSI战略”等计划。从这些卓有成效的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巴塞罗那的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四点:第一,紧抓智慧城市内涵,做好顶层设计;第二,从小项目开始,分阶段实现大目标;第三,围绕城市特色,做大做强做持续;第四,促进公私合作,多方合力成大事。

  1、紧抓智慧内涵,制定好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是一个宏大宽泛的系统,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建设智慧城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选择方向,例如欧盟智慧城市建设重视公众信息素质的养成,美国则重视数据开放战略,之于巴塞罗那则是“物联化”。巴塞罗那非常重视物联网对智慧城市的作用,城市覆盖了大面积的无线传感器和路由器,这些设备每天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这些物联网设备使得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便捷。紧抓“物联化”这个内涵,巴塞罗那市议会制定了总体规划设计,统筹推进,指导巴塞罗那有序展开智慧城市建设,几年的时间里便建成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项目,比如前文提到的智能感应垃圾回收点、智能感应设施的停车库与停车位管理、智能灌溉系统等。

  不止如此,巴塞罗那并不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是按照顶层设计,一步步实现智慧城市目标。就像巴塞罗那负责城市开发和管理的副市长维夫斯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卖给我们更多的设备,在我们这里开展所谓的‘实验项目’,那就免了。”他表示并不是多少的设备、仪器、工具,就能彰显城市有多么“智慧”,真正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以城市的需求为出发点,按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点滴的努力实现的。

  2.从小项目开始,分段实现大目标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是一个将城市全面升级的智慧模式,很多城市在制定智慧城市规划的时候,都追求大而全的计划,企图跨越式发展,立刻将城市变成心目中的理想模样,殊不知智慧城市包含了产业的方方面面,要有序推进,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

  从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来看,巴塞罗那并不是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而是分阶段有次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从小项目开始,最终实现大的目标。比如从最早的“太阳能推广计划”,到“新绿色城市运行计划”,再到如今的“MESS”战略,每一步都有针对城市绿色环保发展的措施,每一个计划都是对前一个计划的拓展和延伸。最终,巴塞罗那成为了“太阳能板覆盖率欧洲最高的城市”,实现了“流动性零排放”,铺设了“50条街道安装LED路灯,路灯总数为1155个”,是全球城市规划界的典范与学习对象。

  3.围绕城市特色,做大做强做持续

  不可否认的是,巴塞罗那是一个旅游城市,不论是享誉世界的地中海风光,还是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风格,都让巴塞罗那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是巴塞罗那的禀赋,也是巴塞罗那的特色。巴塞罗那在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抓住了这个特色,围绕这个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重视低碳绿色环境的发展,推进智慧交通,不论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基于可视化地图数据、交互式浏览,寻找最近位置的公共汽车车站、地理位置、旅游地点。

  同时,巴塞罗那对环境、对旅游服务的改进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地做大做强,多年来持续推广进行的,从“太阳能推广计划”,到“流动性零排放”,再到“谷歌公交”都能看出巴塞罗那在这方面的持续进步。

  4.促进公私合作,多方合力成大事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建设发展、学习创新、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建设。巴塞罗那重视利用企业的力量达到创建创新型智慧城市的目的,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加大公私合作,在多个项目上都借助企业的技术和财力,与欧洲各国、思科公司、谷歌公司、IMB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项目,更建立亮一系列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心、新材料技术、智能能源和建筑能效中心、Cibernarium培训中心等重要体系,为巴塞罗那培养了大量的研究和专业技术人员。既促进了巴塞罗那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机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和谐发展。

  巴塞罗那市议会与思科合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日常业务,双方在巴塞罗那建立了思科创新中心,这个高科技的实验室将围绕巴塞罗那通过先进的网络协作技术支撑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创新及科技进步。又比如,巴塞罗那和谷歌合作,规划了谷歌公交计划,该计划将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行程提供给市区服务系统和咨询用户的手机上。它还提供线路两个点之间几个不同选项,并提供经营者、行车时间、时刻表和路线,包括实时事件、公共工程和交通密度信息。

QQ客服

QQ客服

全国免费热线

400-186-9919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