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在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报告 > 电子仪表 > 元器件 >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元器件
分享:
复制链接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市场,占据着世界被动元件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规模一直在...

  • 1885949
  • 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了解机构实力
  • 010-62665210、010-62664210、18811791343、400-186-9919
  • service@cninfo360.com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报告简介

  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市场,占据着世界被动元件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其市场规模已经从2005年的17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20亿元,增长了500%,占全球被动元件市场规模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8.3%增长到2020年的17.2%。从行业结构上看,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由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晶体管、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晶体管和开关则起到了辅助作用。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竞争格局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竞争格局总体上主要是以垄断为主,以竞争为辅。行业中的市场主体主要有中外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中国被动元件行业中,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一直处于竞争关系,而国外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垄断、技术创新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行业的垄断格局。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从而与国外企业展开角力。中国被动元件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垄断和竞争共同构成,国内外企业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各类企业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博研咨询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的《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揭晓,自2018年出版以来,已连续畅销7年,成功成为企业了解和开拓市场,制定战略方向的得力参考资料。报告从国家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被动元件行业未来的市场动向,精准挖掘了行业的发展潜力,并对被动元件行业的未来前景进行研判。

本报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电阻行业运行情况,电阻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2025-2031年被动元件行业发展前景展望等内容。

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官方机构、行业协会等公开资料以及深入调研获取所得,并且数据经过详细核实和多方求证,以期为行业提供精准、可靠和有效价值信息!

被动元件,也被称为无源器件,是指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仅让信号通过而未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被动元件是电子行业的基础元件,被誉为电子行业的基石,因体积小,常被称为“电子之米”。被动元件包括RCL元件和射频元件两大类。其中,RCL元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三种。电容、电感、电阻在被动元件总产值中的占比分别为65%、15%和6%,被动射频器件及其他器件占比11%。

中国的被动元件市场规模庞大,需求量大。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被动元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被动元件生产国之一,这使得我国在被动元件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国被动元件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中国被动元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54.5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37.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17%。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被动元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机会。新材料、新工艺、微型化、集成化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被动元件的性能和附加值,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被动元件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点和增长点。

中国的被动元件市场规模庞大,需求量大。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被动元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被动元件生产国之一,这使得我国在被动元件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国被动元件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中国被动元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54.5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37.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17%。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被动元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机会。新材料、新工艺、微型化、集成化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被动元件的性能和附加值,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被动元件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点和增长点。

被动元件行业的产业链主要涵盖了上游的材料供应商、中游的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各类电子产品供应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所需的材料,如磁性材料、晶振、化工制品、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等。下游的电子产品供应商则包括各类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控、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制造商。

被动元件行业的产业链主要涵盖了上游的材料供应商、中游的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各类电子产品供应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所需的材料,如磁性材料、晶振、化工制品、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等。下游的电子产品供应商则包括各类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控、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制造商。

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厂商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市,其中,广东省被动元件企业较多,主要包括风华高科、三环集团、顺络电子等。

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厂商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市,其中,广东省被动元件企业较多,主要包括风华高科、三环集团、顺络电子等。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被动元件十余年发展的专业机构,博研咨询希望能够与所有致力于与被动元件行业企业携手共进,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专业咨询与个性化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特别说明】1)内容概况部分为我司关于该研究报告核心要素的提炼与展现,内容概况中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最终出具的报告数据以年度为单位监测更新。2)报告最终交付版本与内容概况在展示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交付版完整、全面的涵盖了内容概况的相关要素。报告将以PDF格式提供。


报告目录

第一章2020-2025年被动元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1 被动元件行业相关概述

1.1.1 被动元件概念

1.1.2 被动元件产业链

1.1.3 基础被动元件介绍

1.1.4 被动元件片式技术

1.2 2020-2025年全球被动元件市场发展情况

1.2.1 全球被动元件销售规模

1.2.2 全球被动元件产品结构

1.2.3 全球被动元件市场份额

1.2.4 全球被动元件竞争格局

1.2.5 全球被动元件应用领域

1.2.6 全球被动元件厂商价格动态

1.3 2020-2025年中国被动元件市场发展情况

1.3.1 被动元件产业转移阶段

1.3.2 中国被动元件政策支持

1.3.3 中国被动元件销售规模

1.3.4 中国被动元件竞争格局

1.3.5 国内被动元件厂商行情

1.4 被动元件低温共烧陶瓷(LTCC)发展分析

1.4.1 LTCC技术基本介绍

1.4.2 LTCC主要应用领域

1.4.3 全球市场发展现状

1.4.4 国内企业发展情况

1.4.5 行业市场发展前景

1.5 被动元件行业下游发展机遇

1.5.1 消费电子领域

1.5.2 基站建设领域

1.5.3 汽车应用领域

第二章被动元件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2.1 航天彩虹

2.1.1 企业发展概况

2.1.2 高端薄膜业务

2.1.3 经营效益分析

2.1.4 业务经营分析

2.1.5 财务状况分析

2.1.6 核心竞争力分析

2.2 振华科技

2.2.1 企业发展概况

2.2.2 被动元件业务

2.2.3 经营效益分析

2.2.4 业务经营分析

2.2.5 财务状况分析

2.2.6 核心竞争力分析

2.3 宏达电子

2.3.1 企业发展概况

2.3.2 电子元件业务

2.3.3 经营效益分析

2.3.4 业务经营分析

2.3.5 财务状况分析

2.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2.4 艾华集团

2.4.1 企业发展概况

2.4.2 企业项目建设

2.4.3 经营效益分析

2.4.4 业务经营分析

2.4.5 财务状况分析

2.4.6 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章2020-2025年电容器行业产业链发展综述

3.1 电容器行业概述

3.1.1 电容器的内涵

3.1.2 电容器的结构

3.1.3 电容器的分类

3.1.4 电容器的作用

3.2 电容器行业产业链

3.2.1 产业链结构

3.2.2 上游材料领域

3.2.3 下游应用领域

3.3 2020-2025年电容器市场运行情况

3.3.1 全球电容器市场规模

3.3.2 全球电容器产品结构

3.3.3 全球电容器研发动态

3.3.4 中国电容器市场规模

3.3.5 中国电容器产品结构

3.3.6 中国电容器所属行业进出口数据

3.3.7 电容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3.4 被动元件-电容行业上市公司运行状况分析

3.4.1 被动元件-电容行业上市公司规模

3.4.2 被动元件-电容行业上市公司分布

3.5 被动元件-电容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3.5.1 经营状况分析

3.5.2 盈利能力分析

3.5.3 营运能力分析

3.5.4 成长能力分析

3.5.5 现金流量分析

3.6 薄膜电容器市场发展分析

3.6.1 薄膜电容介绍

3.6.2 薄膜电容分类

3.6.3 薄膜电容产业链

3.6.4 产品工艺流程

3.6.5 市场规模分析

3.6.6 下游需求分析

3.6.7 行业发展趋势

3.7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MLCC)市场发展分析

3.7.1 MLCC基本介绍

3.7.2 MLCC相关工艺

3.7.3 MLCC核心技术

3.7.4 MLCC应用领域

3.7.5 全球市场发展规模

3.7.6 全球主要企业产能

3.7.7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7.8 国内产业发展现状

3.7.9 国内进口贸易情况

3.7.10 国产替代潜力分析

3.7.11 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3.8 超级电容器市场发展分析

3.8.1 超级电容器相关概念

3.8.2 超级电容器制作工艺流程

3.8.3 国外主要超级电容器厂商

3.8.4 国内超级电容器发展现状

3.8.5 国内超级电容产业链布局

3.8.6 超级电容器隔膜发展分析

3.8.7 超级电容器应用发展前景

3.9 电容器薄膜行业发展情况

3.9.1 电容器薄膜分类

3.9.2 电容器薄膜产业链

3.9.3 电容器膜竞争格局

3.9.4 MLCC用离型膜发展

3.9.5 聚丙烯电容膜发展

3.9.6 行业企业发展动态

3.9.7 电容器膜发展趋势

3.10 电容器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3.10.1 消费电子领域

3.10.2 汽车电子行业

3.10.3 5G通讯行业

3.10.4 军工行业

第四章电容器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4.1 法拉电子

4.1.1 企业发展概况

4.1.2 薄膜电容业务

4.1.3 经营效益分析

4.1.4 业务经营分析

4.1.5 财务状况分析

4.1.6 核心竞争力分析

4.2 江海股份

4.2.1 企业发展概况

4.2.2 电容业务发展

4.2.3 经营效益分析

4.2.4 业务经营分析

4.2.5 财务状况分析

4.2.6 核心竞争力分析

4.3 鸿远电子

4.3.1 企业发展概况

4.3.2 电容器业务发展

4.3.3 经营效益分析

4.3.4 业务经营分析

4.3.5 财务状况分析

4.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4.4 火炬电子

4.4.1 企业发展概况

4.4.2 电容器业务发展

4.4.3 经营效益分析

4.4.4 业务经营分析

4.4.5 财务状况分析

4.4.6 核心竞争力分析

4.5 三环集团

4.5.1 企业发展概况

4.5.2 电容器业务发展

4.5.3 电容器项目建设

4.5.4 经营效益分析

4.5.5 业务经营分析

4.5.6 财务状况分析

4.6 双星新材

4.6.1 企业发展概况

4.6.2 聚脂薄膜业务

4.6.3 经营效益分析

4.6.4 业务经营分析

4.6.5 财务状况分析

4.6.6 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2020-2025年电感行业产业链发展综述

5.1 电感行业相关概述

5.1.1 电感基本原理

5.1.2 电感工艺分类

5.1.3 电感产业链构成

5.1.4 电感应用及选型

5.2 2020-2025年电感行业发展情况

5.2.1 全球电感市场规模

5.2.2 全球电感竞争格局

5.2.3 全球电感终端应用

5.2.4 全球电感产品结构

5.2.5 全球电感技术动态

5.2.6 全球电感市场预测

5.3 2020-2025年中国电感行业发展情况

5.3.1 中国电感发展现状

5.3.2 中国电感销售规模

5.3.3 中国电感所属行业进出口情况

5.3.4 电感行业进入壁垒

5.4 主要电感类型发展分析

5.4.1 射频电感

5.4.2 功率电感

5.4.3 静噪滤波器

5.5 薄膜电感发展分析

5.5.1 薄膜电感市场需求

5.5.2 薄膜电感工艺进展

5.5.3 薄膜电感发展现状

5.6 电感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5.6.1 通信领域

5.6.2 汽车领域

5.6.3 计算机领域

第六章电感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6.1 村田制作所

6.1.1 企业发展概况

6.1.2 电感产品发展

6.1.3 经营效益分析

6.1.4 业务经营分析

6.1.5 财务状况分析

6.1.6 核心竞争力分析

6.2 TDK株式会社

6.2.1 企业发展概况

6.2.2 电感产品发展

6.2.3 经营效益分析

6.2.4 业务经营分析

6.2.5 财务状况分析

6.2.6 核心竞争力分析

6.3 顺络电子

6.3.1 企业发展概况

6.3.2 电感产品发展

6.3.3 经营效益分析

6.3.4 业务经营分析

6.3.5 财务状况分析

6.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6.4 麦捷科技

6.4.1 企业发展概况

6.4.2 主要业务发展

6.4.3 经营效益分析

6.4.4 业务经营分析

6.4.5 财务状况分析

6.4.6 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2020-2025年电阻行业运行情况

7.1 电阻行业相关概念

7.2 电阻行业销售规模

7.3 电阻行业竞争格局

7.4 薄膜电阻市场发展

第八章电阻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

8.1 风华高科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电阻扩产项目

8.1.3 经营效益分析

8.1.4 业务经营分析

8.1.5 财务状况分析

8.1.6 核心竞争力分析

8.2 先正电子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经营效益分析

8.2.3 业务经营分析

8.2.4 财务状况分析

8.2.5 商业模式分析

8.2.6 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九章2025-2031年被动元件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1 被动元件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9.1.1 行业投资风险解析

9.1.2 市场需求趋势预测

9.1.3 国产替代趋势分析

9.1.4 主要产品发展趋势

9.2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预测分析

9.2.1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9.2.2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主要产品市场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 被动元件是电路必备元件

图表2 被动元件产业链

图表3 2020-2025年全球被动元件(电容、电感和电阻)销售额

图表4 2025年全球被动元器件产品结构

图表5 2025年全球被动元器件区域结构

图表6 2025年全球被动元器件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图表7 全球被动元件下游应用结构

图表8 2020-2025年国内被动元器件行业规模

图表9 2025年中国被动元器件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图表10 共烧陶瓷多层基板的典型结构

更多图表见正文……

精选报告

在线订购
×

报告信息 价格

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报告编号:1885949查看

收货信息

温馨提示

1、您也可以下载《2025-2031年中国被动元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按订购单里的说明将您的订购信息填写好发送给我们;
2、如有变更,请与我们客服取得联系,联系电话:400-186-9919,联系邮箱:service@cninfo360.com;
3、报告为客户内部参考使用,不得将报告内容进行公开、出版、转让、出售。
下载订购单
提交订单
QQ客服

QQ客服

全国免费热线

400-186-9919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