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储能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储能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关键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电力在电池组、逆变器、控制系统及其他设备之间的高效、安全传输。作为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连接器需要具备高电流承载能力、低接触电阻、耐高温、抗腐蚀以及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等特性,以适应储能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需求。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中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也带动了储能连接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储能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约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占全球市场的45%左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支持的逐步落地。从市场现状来看,当前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头部企业逐渐显现。例如,国内领先的连接器制造商如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等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产品技术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储能系统对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储能连接器正向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压直流连接器的需求显著提升,这与储能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密切相关。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构成压力;储能连接器的技术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尽管如此,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30GW的目标,这将直接推动储能连接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展望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8年,中国储能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20%。技术创新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几年,储能连接器将在材料研发、生产工艺优化以及智能化功能集成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国际化步伐加快。随着中国储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增强,国内连接器厂商也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储能连接器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网侧储能外,用户侧储能(如家庭储能系统)和移动储能(如电动汽车充电桩配套储能)等领域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这些新兴应用场景对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三重因素的驱动下,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企业也需要关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标准化建设等问题,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抓住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储能连接器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储能连接器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储能连接器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储能连接器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储能连接器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储能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储能连接器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储能连接器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1章储能连接器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储能连接器行业界定
1.1.1 储能连接器的界定
1、定义
2、特征
1.1.2 储能连接器的分类
1.1.3 储能连接器所处行业
1.1.4 储能连接器行业监管
1.1.5 储能连接器标准化建设
1.2 储能连接器产业画像
1.3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3.1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1.3.2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第2章全球及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发展现状
2.1 全球及中国储能连接器发展历程
2.2 全球储能连接器发展概况
2.3 中国储能连接器市场主体
2.4 中国储能连接器企业数量
2.5 中国储能连接器生产模式
2.6 中国储能连接器生产情况
2.7 中国储能连接器市场需求
2.8 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2.9 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发展痛点及挑战
第3章中国储能连接器技术进展及竞争格局
3.1 储能连接器关键核心技术/路线
3.2 技术研发方向及新兴技术应用
3.2.1 更高速率
3.2.2 更小尺寸
3.2.3 更高密度
3.3 中国储能连接器市场竞争格局
3.4 中国储能连接器行业竞争程度
3.4.1 储能连接器市场集中度
3.4.2 储能连接器波特五力模分析图
3.5 中国储能连接器竞争者入场及布局态势
3.6 中国储能连接器投融资动态及热门赛道
3.7 中国储能连接器企业核心竞争力解构
第4章储能连接器成本管控及供应链现状
4.1 储能连接器成本结构组成
4.2 储能连接器生产工艺流程
4.3 储能连接器定制设计开发
4.4 储能连接器原材料
4.4.1 储能连接器的原材料概述
4.4.2 铜材(紫铜、钒铜、铍铜)
4.4.3 塑胶(尼龙、PET等)
4.4.4 电镀材料
4.4.5 架构材料
4.5 储能连接器加工
4.5.1 冲压
4.5.2 电镀
4.5.3 注塑
4.5.4 组装
4.6 储能连接器生产设备应用
4.6.1 储能连接器生产设备类型
4.6.2 储能连接器生产设备市场概况
4.6.3 储能连接器检测设备市场概况
4.6.4 储能连接器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4.7 供应链发展对储能连接器行业的影响总结
第5章中国储能连接器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5.1 储能连接器行业细分市场现状
5.1.1 储能连接器细分市场概况
5.1.2 储能连接器细分市场结构
5.2 储能连接器细分市场:排针排母/插针
5.2.1 排针排母/插针概述
5.2.2 排针排母/插针市场概况
5.2.3 排针排母/插针企业布局
5.2.4 排针排母/插针发展趋势
5.3 储能连接器细分市场:板对板连接器
5.3.1 板对板连接器概述
5.3.2 板对板连接器市场概况
5.3.3 板对板连接器企业布局
5.3.4 板对板连接器发展趋势
5.4 储能连接器细分市场:射频同轴连接器(PAL连接器)
5.4.1 射频同轴连接器(PAL连接器)概述
5.4.2 射频同轴连接器(PAL连接器)市场概况
5.4.3 射频同轴连接器(PAL连接器)企业布局
5.4.4 射频同轴连接器(PAL连接器)发展趋势
5.5 储能连接器行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6章中国储能连接器细分应用市场分析
6.1 储能连接器应用场景分布
6.2 储能连接器需求影响因素
6.3 储能市场发展现状及规划
6.3.1 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6.3.2 储能细分市场概况
6.3.3 储能行业发展规划
6.4 储能连接器细分应用:新能源汽车
6.4.1 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连接器应用概述
6.4.2 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连接器市场现状
6.4.3 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连接器需求潜力
6.5 储能连接器细分应用:源网侧光伏(集中式光伏)
6.5.1 源网侧光伏(集中式光伏)领域储能连接器应用概述
6.5.2 源网侧光伏(集中式光伏)领域储能连接器市场现状
6.5.3 源网侧光伏(集中式光伏)领域储能连接器需求潜力
6.6 储能连接器细分应用:工商业储能
6.6.1 工商业储能领域储能连接器应用概述
6.6.2 工商业储能领域储能连接器市场现状
6.6.3 工商业储能领域储能连接器需求潜力
6.7 储能连接器细分应用:家庭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