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在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报告 > 机械机电 > 汽车 >

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汽车
分享:
复制链接

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测到终端并辅以材料、设备等支撑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部分企业进入了国外一线厂商的供应链,并开始步入规模扩张阶段,我国半导体产业每年有着超过2300亿美元的进口产...

  • 937396
  • 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了解机构实力
  • 010-62665210、010-62664210、18811791343、400-186-9919
  • service@cninfo360.com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报告简介
2019-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测到终端并辅以材料、设备等支撑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部分企业进入了国外一线厂商的供应链,并开始步入规模扩张阶段,我国半导体产业每年有着超过2300亿美元的进口产
报告目录

 

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测到终端并辅以材料、设备等支撑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部分企业进入了国外一线厂商的供应链,并开始步入规模扩张阶段,我国半导体产业每年有着超过230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国产替代空间,结合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我国半导体行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015.4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设计业增速最快,销售额为1047.4亿元,同比增长29.5%;制造业受到西安三星投产影响,2014年增长率达到了18.5%,销售额达712.1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1255.9亿元,同比增长14.3%。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刚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仅为40.53亿元,产值全球占比分别仅为3.6%和1.7%,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我国半导体产业各环节产值全球占比

    博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半导体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半导体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半导体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半导体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半导体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篇 14
第1章 半导体产业概述 14
1.1 全球半导体产业概述 14
1.1.1 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14
1.1.2 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循环 18
1.1.3 半导体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3
1.1.4 半导体产业关联度分析 24
1.2 中国半导体产业概述 25
1.2.1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25
1.2.2 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概述 26
1.3 半导体产业链结构 28
1.4 半导体产品分类 28
1.5 半导体制造流程 28
1.6 半导体集成电路类别 30

第2章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 33
2.1 全球半导体市场分析 33
2.1.1 全球半导体市场分析 33
    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半导体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为3352亿美元,同比下降0.2%,下滑的主要原因是PC销售额下降与智能手机增速放缓。不过,随着去库存逐步完成,加上汽车电子、物联网等新兴市场带动,半导体行业已经由寒转暖,行业先导指标北美半导体BB值已经连续10个月达到1以上。根据WSTS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2024年、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分别达到3362亿美元、3465亿美元的销售额,新兴行业需求稳定增长。

全球半导体营收及增速

    到2024年,MCU全球出货量将达到267亿颗,销售额将达到209亿美元;据YoleDeveloppement预计,全球MEMS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9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200亿美元,年复合增率在9%左右。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测

2.1.2 全球半导体应用领域分析 33
2.1.3 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分析 34
2.1.4 全球半导体产能分析 34
2.1.5 2016全球半导体主要厂商排名 35
2.1.6 2016全球主要半导体厂商投资分析 37
2.2 2014-2020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 39

第二部分 产业链篇 42
第3章 全球及中国IC设计市场分析 42
3.1 IC设计行业概述 42
3.1.1 IC设计行业特点 42
3.1.2 IC设计流程 44
3.1.3 IC设计方法演进路线 46
3.1.4 SOC主要特性及关键技术 47
3.1.5 IC设计业务模式 49
3.1.6 IC设计竞争力影响因素 49
3.2 全球及中国IC设计行业发展概述 50
3.2.1 全球IC设计行业发展概述 50
3.2.2 中国IC设计行业发展概述 53
3.3 中国IC设计业SWOT分析 53
3.3.1 中国IC设计业优势(S) 53
3.3.2 中国IC设计业劣势(W) 54
3.3.3 中国IC设计业威胁(T) 55
3.3.4 中国IC设计业机会(O) 56
3.4 中国IC设计行业分市场分析 56
3.4.1 中国消费类IC设计市场分析 56
3.4.2 中国通信IC设计市场分析 57
3.4.3 中国工业控制类IC设计市场分析 58
3.5 中国IC设计厂商分析 61
3.5.1 大唐微电子 61
3.5.2 杭州士兰 62
3.5.3 中星微 63
3.5.4 珠海炬力 64
3.5.5 中国华大 66
3.5.6 南山之桥 66
3.5.7 北京北大众志 67
3.5.8 北大青鸟集成电路 70
3.5.9 北京海尔集成电路 70
3.5.10 北京华虹集成电路 71
3.5.11 北京畅讯科技 72
3.5.12 北京东世科技 73
3.5.13 北京弗赛尔 73
3.5.14 北京格林威尔 74
3.5.15 北京宏思电子 76
3.5.16 北京科泰康 77
3.5.17 北京明宇科技 78
3.5.18 北京思旺电子 80
3.5.19 北京微辰 82
3.5.20 北京协同伟业 82
3.5.21 北京芯晟 83
3.5.22 北京兆日科技 84
3.5.23 北京正有 85
3.5.24 北京智源利 87
3.5.25 北京东科微电子 88
3.5.26 北京方舟 89
3.5.27 北京福星晓程 90
3.5.28 硅谷数模 91
3.5.29 北京火马 93
3.5.30 北京六合万通 93
3.5.31 北京中庆微 94
3.5.32 北京奇普嘉 95
3.5.33 北京神州龙芯 96
3.5.34 北京清华同方微电子 97
3.5.35 北京润光泰力 98
3.5.36 威盛电子 99
3.5.37 上海复旦微电子 99
3.5.38 上海富士通微电子 101
3.5.39 艾迪悌新涛 101
3.5.40 上海得理 102
3.5.41 上海鼎芯 103
3.5.42 上海凯明信息 104
3.5. 43 上海富瀚 105
3.5.44 上海华邦 105
3.5.45 上海华龙 105
3.5.46 上海交大汉芯 107
3.5.47 上海明波 108
3.5.48 上海奈米闪芯 108
3.5.49 上海胜德 109
3.5.50 上海微科 109
3.5.51 上海矽创 110
3.5.52 上海芯成 110
3.5.53 上海芯华 111
3.5.54 上海芯原 112
3.5.55 上海新茂 112
3.5.56 上海智芯科 113
3.5.57 上海智原科技 113
3.5.58 上海展讯 114
3.5.59 上海德律风根 115
3.5.60 上海华亚微电子 116
3.5.61 上海京西电子 116
3.5.62 上海力通微 116
3.5.63 上海扬智 117
3.5.64 晶门科技 119
3.5.65 埃派克森 120
3.5.66 深圳剑拓科技 121
3.5.67 深圳艾科创新 122
3.5.68 深圳爱思科 122
3.5.69 深圳爱芯 123
3.5.70 深圳国微 123
3.5.71 深圳海思 124
3.5.72 深圳美芯 126
3.5.73 深圳芯邦微电子 127
3.5.74 深圳中颖 127
3.5.75 希格玛晶华 128
3.5.76 安凯开曼 129
3.5.77 厦门联创 129
3.5.78 广州精芯 130
3.5.79 成都国腾 131
3.5.80 成都华微 132
3.5.81 成都威斯达 133
3.5.82 四川虹微 134
3.5.83 艾博科技 134
3.5.84 苏州国芯 136
3.5.85 苏州华芯 136
3.5.86 苏州世宏 137
3.5.87 江苏意源 138
3.5.88 杭州国芯 139
3.5.89 绍兴芯谷 140
3.5.90 无锡爱芯科 141
3.5.91 无锡亿晶 141
3.5.92 无锡盈泰 142
3.5.93 中电55所 142
3.5.94 西安联圣 143
3.5.95 西安深亚 145
3.5.96 飞思卡尔 146
3.5.97 重庆西南集成 148
3.6 中国IC设计投资分析 149

第4章 全球及中国IC制造市场概述 153
4.1 2008-2012全球IC制造市场概述 153
4.2 2008-2012中国IC制造市场概述 154
4.3 全球及中国主要IC制造厂商分析 154
4.3.1 全球主要IC制造厂商 154
4.3.1.1 台积电 154
4.3.1.2 台联电 159
4.3.1.3 新加坡特许半导体 159
4.3.2 中国主要IC制造厂商 160
4.3.2.1 中芯国际 160
4.3.2.2 华虹 161
4.3.2.3 上海宏力 166
4.3.2.4 上海新进 167
4.3.2.5 江苏和舰 168
4.3.2.6 上海先进 169
4.3.2.7 珠海南科 169
4.3.2.8 中纬积体 171
4.3.2.9 首钢日电 171
4.3.2.10 华越微电子 172
4.3.2.11 华润微电子 172
4.3.2.12 无锡友达 173
4.3.2.13 安博电子 174
4.3.2.14 西岳电子 175
4.3.2.15 柏玛微电子 175
4.3.2.16 其它晶圆厂 176
4.4 全球四大晶圆厂对比分析 177
4.4.1全球四大晶圆代工厂经营状况比较 177
4.4.2 全球四大代工厂商代工厂比较 178
4.5 小结 180

第5章 2015-2020全球及中国IC封测市场分析 181
5.1 IC封测概述 181
5.1.1 IC封测概述 181
5.1.2 主要IC封装技术比较 181
5.1.3 IC封装发展趋势 184
5.2 全球IC封测概述 186
5.3 中国IC封测概述 187
5.4 中国主要IC封测厂商 190
5.4.1 江苏长电 190
5.4.2 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 191
5.4.3 南通富士通微 193
5.4.4 华越芯装 193
5.4.5 乐山菲尼克斯 194
5.4.6 宁波明盺 195
5.4.7 天水华天 196
5.4.8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197

第6章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分析 198
6.1 半导体设备行业概述 198
6.2 世界半导体设备市场分析 199
6.3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分析与预测 199
6.4 中国半导体二手设备市场分析 199
6.5 中国半导体设备主要厂商分析 204
6.5.1 七星华创 204
6.5.2 铜陵三佳电子 205
6.5.3 中电45所 206
6.5.4 中电48所 207
6.5.5 西北机器厂 210
6.5.6 兰州兰新 211
6.5.7 北京中科信 212
6.5.8 沈阳芯源 213
6.5.9 青岛旭升 214
6.5.10 商巨科技 214
6.5.11 上海微高 215
6.5.12 上海依然 215
6.5.13 成都南光 216
6.5.14 汉唐科技 217
6.5.15 江苏苏净 217
6.5.16 爱德万 218
6.5.17 泰瑞达 218
6.5.18 AEHR老化系统公司 219
6.5.19 科利登 220
6.5.20 东京精密 221

第7章 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市场分析 223
7.1 半导体原材料行业概述 223
7.2 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市场分析 224
7.3 中国半导体原材料市场分析 225
7.4 中国半导体原材料主要厂商分析 231
7.4.1 有研硅股 231
7.4.2 上海合晶 231
7.4.3 万向硅峰 232
7.4.4 宁波立立 233
7.4.5 洛阳单晶硅 234
7.4.6 峨嵋半导体 235
7.4.7 浙大海纳 237
7.4.8 国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238
7.4.9 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239
7.4.10 中电华威 241
7.4.11 有研亿金 242
7.4.12 河北普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243
7.4.13 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 243
7.4.14 上海申和热磁 244
7.4.15 乐山新光 245
7.4.16 上品综合 245
7.4.17 宁波东盛集成电路元件厂 246
7.4.18 河北晶龙 246
7.4.19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 248
7.4.20 广州爱斯佩克 249
7.4.21 上海光刻电子 249
7.4.22 苏州瑞红 249
7.4.23 长沙韶光 252
7.4.24 厦门永红电子有限公司 253
7.4.25 宁波康强 253

第三部分 发展篇 256
第8章 中国半导体产业区域分析 256
8.1 长江三角洲 256
8.1.1 上海 256
8.1.2 江苏 257
8.1.3 浙江 266
8.2 京津环渤海湾 268
8.2.1 北京 268
8.2.2 河北 269
8.2.3 山东 273
8.2.4 辽宁 274
8.2.5 天津 277
8.3 珠江三角洲 279
8.3.1 深圳 279
8.4 西部地区 280
8.4.1 西安 280
8.4.2 四川 281
8.4.3 重庆 282

第9章 中国半导体产业环境分析 283
9.1 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融资环境分析 283
9.2 中国半导体产业政府政策分析 283
9.2.1 全球主要国家半导体产业政策分析 283
9.2.2 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分析 287
9.3 中国硅知识产权(IP)产业分析 287
9.3.1 IP产业概述 287
9.3.2 IP基本概念与相关流程 288
9.3.3 IP市场前景分析 288
9.3.4 中国IP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89
9.3.5 中国IP行业新进展 294
9.3.6 中国IP产业调查 299
9.3.7 小结 302

第10章 执行总结 304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4-2024年我国单晶硅材料供应分析 34
图表 2 2014-2024年我国氮化镓材料供应分析 41
图表 3 2013-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体规模 57
图表 4 2013-2024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总体规模 57
图表 5 2013-2024年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总体规模 57
图表 6 2013-2024年全球光电子器件行业总体规模 58
图表 7 英特尔经营情况分析 66
图表 8 德州仪器经营情况分析 71
图表 9 高通经营情况分析 77
图表 10 飞思卡尔经营情况分析 85
图表 11 AMD经营情况分析 90
图表 12 亚德诺半导体技术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95
图表 13 2024年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99
图表 14 2024年东芝经营情况分析 101
图表 15 意法半导体经营情况分析 104
图表 16 2024年三星电子经营情况分析 109
图表 17 2013-2024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市场总规模分析 123
图表 18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总规模分析 123
图表 19 2013-2024年我国分立器件产业市场总规模分析 124
图表 20 idm商业模式 125
图表 21 垂直分工商业模式 127
图表 22 IP市场的收费模式 128
图表 23 IP核的硅验证及SOC验证 128
图表 24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146
图表 25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147
图表 26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152
图表 27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企业数量分析 157
图表 28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157
图表 29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158
图表 30 2013-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158
更多图表见正文……

精选报告

在线订购
×

报告信息 价格

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937396查看

收货信息

温馨提示

1、您也可以下载《2024-203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按订购单里的说明将您的订购信息填写好发送给我们;
2、如有变更,请与我们客服取得联系,联系电话:400-186-9919,联系邮箱:service@cninfo360.com;
3、报告为客户内部参考使用,不得将报告内容进行公开、出版、转让、出售。
下载订购单
提交订单
QQ客服

QQ客服

全国免费热线

400-186-9919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