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工业节能服务是指通过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服务形式。其核心目标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同时降低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类服务通常包括能效评估、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EMC)以及能源监测与优化等。中国工业节能服务行业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工业节能服务市场规模达到约3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仍是主要需求来源,占总市场份额的65%以上。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小企业对节能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成为市场新增长点。从市场现状来看,当前中国的工业节能服务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例如,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正被广泛应用于能耗监测和优化中,使得节能方案更加精准高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持续普及,为企业提供了低风险、高回报的节能解决方案。2024年采用EMC模式实施的节能项目占比已超过40%,较前一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且政策支持力度大,占据了全国市场的70%左右份额,而中西部地区则处于追赶阶段。展望中国工业节能服务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政策红利将继续释放。《“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5%的目标,这为节能服务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空间。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2%-15%之间。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融合将成为新趋势。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工业节能服务将更多地结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等技术,形成综合性能源管理方案。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还能进一步减少碳足迹。智能化升级将加速行业转型。工业节能服务将更加依赖于智能传感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实现更精细的能耗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这将推动行业向“智慧节能”方向迈进,同时也对服务商的技术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市场竞争格局或将重塑。行业内仍以中小型企业和地方性公司为主,但随着资本涌入和技术壁垒的提高,头部企业可能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扩大规模,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综合型服务商。中国工业节能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构成了行业的强劲驱动力。尽管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但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该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并为中国实现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六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互联网 节能服务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互联网 节能服务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互联网 节能服务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互联网 节能服务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1章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1.1 节能服务重点应用领域
1.1.1 城镇化
1.1.2 技术节能
1.1.3 产业结构的节能
1.1.4 建筑和交通等领域
1.2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规模
1.2.1 节能服务行业企业数量
1.2.2 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1.2.3 节能服务行业产值规模
1.2.4 节能服务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1.3 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政策
1.3.1 节能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1.3.2 中央及地方政府节能目标
1.3.3 互联网 节能服务战略规划
1.4 跨国节能服务公司在华投资布局
1.4.1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1.4.2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
1.4.3 德国西门子公司
1.4.4 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
1.5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竞争状况
1.5.1 节能服务公司四大阵营
1.5.2 节能服务行业竞争格局
(1)地域竞争格局
(2)不同性质企业竞争格局
(3)品牌竞争格局
1.5.3 节能服务市场竞争特点
(1)节能服务公司技术趋同
(2)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同质化
(3)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地域集中
第2章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2.1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2.1.1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需求
2.1.2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企业分布
2.1.3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产品分析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2)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改造
2.1.4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投资效益
2.2 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2.2.1 工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2.2.2 电机系统节能服务市场分析
2.2.3 余热利用市场发展分析
2.2.4 热电联产市场发展分析
2.2.5 配电系统节能改造市场分析
2.2.6 其他领域节能服务市场分析
(1)交通运输节能服务
(2)公共机构节能服务
第3章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3.1 节能服务公司商业模式选择
3.1.1 核心业务选择
3.1.2 营销模式选择
(1)营销对象
(2)大客户营销策略
(3)营销资源配置
3.1.3 盈利来源设计
3.2 节能服务行业传统商业模式
3.2.1 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2.2 节能产品的贸易
3.2.3 节能改造的工程服务
3.2.4 节能中介与咨询服务
3.3 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3.3.1 合同能源管理分类
(1)节能效益分享型
(2)节能效果保障型
(3)能源费用托管制
3.3.2 合同能源管理与传统节能服务模式的差异
3.3.3 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与不足
3.4 节能服务PPP模式应用及创新
3.4.1 PPP模式作用和应用范围
3.4.2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困境
3.4.3 应用PPP模式开展节能服务的好处
3.4.4 节能服务产业实施PPP模式的主要特征
3.4.5 节能服务产业实施PPP模式的操作要点
(1)项目识别
(2)设立SPV
(3)开展融资
(4)经营后移交
第4章互联网 节能服务产业的变革与创新
4.1 “互联网+”引领节能环保变革
4.1.1 “互联网+”行动计划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
4.1.2 “互联网+”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新业态和新模式
4.1.3 “互联网+”为推动环境信息化和环保数据公开提供良机
4.2 互联网 节能服务六大核心思维体系
4.2.1 需求思维
4.2.2 简约极致思维
4.2.3 碳战略思维
4.2.4 技术迭代思维
4.2.5 大数据思维
4.2.6 全过程思维
4.3 互联网 节能服务创新模式及案例解析
4.3.1 聚U能——EPC全产业链业务平台
(1)平台定位
(2)用户群体
(3)服务内容
(4)解决方案
4.3.2 燕喔喔——节能环保O2O移动电商
(1)平台定位
(2)用户群体
(3)线上服务
(4)线下体验
(5)发展目标
4.3.3 能谱网——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1)平台定位
(2)服务对象
(3)服务内容
(4)运营情况
4.3.4 碳银网——低碳产业平台资源集成商
(1)平台定位
(2)用户群体
(3)服务内容
(4)解决方案
(5)案例展示
4.3.5 海贝节能云交易服务平台
(1)平台定位
(2)服务对象
(3)服务内容
(4)重点项目
(5)运营情况
第5章中国互联网 节能服务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5.1 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5.1.1 企业概况
5.1.2 企业优势分析
5.1.3 产品/服务特色
5.1.4 公司经营状况
5.1.5 公司发展规划
5.2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1 企业概况
5.2.2 企业优势分析
5.2.3 产品/服务特色
5.2.4 公司经营状况
5.2.5 公司发展规划
5.3 辽宁能发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5.3.1 企业概况
5.3.2 企业优势分析
5.3.3 产品/服务特色
5.3.4 公司经营状况
5.3.5 公司发展规划
5.4 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
5.4.1 企业概况
5.4.2 企业优势分析
5.4.3 产品/服务特色
5.4.4 公司经营状况
5.4.5 公司发展规划
5.5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5.1 企业概况
5.5.2 企业优势分析
5.5.3 产品/服务特色
5.5.4 公司经营状况
5.5.5 公司发展规划
5.6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5.6.1 企业概况
5.6.2 企业优势分析
5.6.3 产品/服务特色
5.6.4 公司经营状况
5.6.5 公司发展规划
5.7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5.7.1 企业概况
5.7.2 企业优势分析
5.7.3 产品/服务特色
5.7.4 公司经营状况
5.7.5 公司发展规划
5.8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5.8.1 企业概况
5.8.2 企业优势分析
5.8.3 产品/服务特色
5.8.4 公司经营状况
5.8.5 公司发展规划
5.9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5.9.1 企业概况
5.9.2 企业优势分析
5.9.3 产品/服务特色
5.9.4 公司经营状况
5.9.5 公司发展规划
5.10 北京仟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0.1 企业概况
5.10.2 企业优势分析
5.10.3 产品/服务特色
5.10.4 公司经营状况
5.10.5 公司发展规划
第6章中国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规划
6.1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6.1.1 中国节能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1)企业规模前景预测
(2)从业人员前景预测
(3)产值规模前景预测
(4)投资规模前景预测
(5)节能能力前景预测
6.1.2 节能服务市场行业发展趋势
6.2 互联网 背景下节能服务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6.2.1 互联网 节能服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时代节能服务行业大环境变化
(2)互联网给节能服务行业带来突破机遇
(3)节能服务企业互联网化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6.2.2 互联网 对节能服务行业的改造与重构
(1)重构节能服务行业供应链格局
(2)导致节能服务领域利益重新分配
(3)改变节能服务行业未来竞争格局
6.2.3 互联网 节能服务企业转型突围策略
(1)节能服务企业电商切入模式及运营建议
(2)节能服务企业O2O战略布局及实施运营
(3)传统节能服务企业互联网 转型案例分析
1)天壕节能
2)雪迪龙
6.3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及建议
6.3.1 节能服务市场投资特性分析
(1)节能服务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2)节能服务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3)节能服务市场盈利能力分析
6.3.2 节能服务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1)节能服务产业链投资机会
(2)节能服务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3)互联网 节能服务投资机会
(4)“十四五”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治霾经济”项目投资机会
2)城镇集中供热改造项目投资机会
6.3.3 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投资建议
(1)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投资方向建议
(2)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投资方式建议
(3)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产品创新建议
(4)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技术研发建议
(5)关于节能服务市场的营销模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