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2024-203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深入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前言
光伏(Solar Power):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2015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区达11个,西部地区主要建设集中式地面电站,中东部地区主要建设分布式电站,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分布式电站规模已超过100万千瓦。
2015年累计光伏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区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
新疆、河北等6个省区光伏装机继续保持增长,2015年这6个省区新增容量均超过100万千瓦。
2015年新增光伏发电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区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
截止2015年底,接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光伏项目累计并网1363万千瓦;接入的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光伏项目累计并网容量473万千瓦。
截至2015年底接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光伏发电系统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是博研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博研咨询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本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是2015-2024年度,目前国内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的研究报告产品,为您的投资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博研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揭示了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中国光伏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1章 光伏行业概述 1
第一节 光伏概念及特点 1
一、光伏概念 1
二、光伏原理 1
三、光伏发电系统 3
四、光伏发电优缺点 4
五、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6
第二节 光伏产业链分析 8
一、光伏产业技术演进 8
二、晶体硅电池产业链分析 9
三、薄膜电池产业链分析 10
四、光伏产业总体特征 11
第三节 中国光伏产业特征分析 12
一、产业链特征 12
二、价值链特征 13
三、技术链特征 1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
第2章 光伏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17
第一节 政策环境 17
一、国际光伏政策 17
二、中国光伏政策 19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所处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主要职责是从宏观上组织拟订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承担规划项目和生产能力布局的责任;拟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工信部主要职责是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组织领导和协调振兴行业,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 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法规和政策
颁布
时间
|
颁布
单位
|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及指导意见
|
相关内容
|
2010.10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光伏、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
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
2011.3
|
全国人大
|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
制造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所需装备。
|
2011.6
|
国家发改
委、 科技部、
工信部、商
务部、国家
知识产权局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
|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流程制造技术,高效清洁并充分利用资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相应的工艺流程放大技术,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技术,流程工业需要的传感器、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装备和调控系统。
|
2011.9
|
商务部、国
家发改委、
科技部、工
信部、财政
部、 环保部、
海关总署
|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
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合作,提升创新能力;支持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开展零部件生产和装备组装活动。
|
2012.7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以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器件使用寿命和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为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制造新工艺和新装备;积极推动多元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产业化及其商业化发电示范。
|
2012.2
|
工信部
|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确定“十三五”光伏产业的经济目标为:光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装机容量要求,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推动制订和落实上网电价实施细则,继续实施“金太阳工程”等扶持措施,鼓励光伏企业与电力系统等加强沟通合作,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坚持并网发电与离网应用相结合,以“下乡、富民、支边、治荒”为目标,支持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应用系统、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等应用,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通过合理的电价标准、适度的财政补贴和积极的金融扶持,积极扩大国内光伏市场;在关键配套辅料方面,实现坩埚、高纯石墨、高纯石英砂、碳碳复合材料、玻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背板、电子浆料、线切割液等国产化。
|
2012.1
|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
|
《关于做好
2012 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
|
支持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商业区进行集中建设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优先支持建设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示范项目和已批准的集中应用示范区扩大建设规模;利用工矿、商业企业既有建筑等条件分散建设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开展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相结合的集中成片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示范;解决偏远无电地区居民用电问题的独立光伏、风光互补发电等项目。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光伏重点省份光伏政策 22
第二节 经济环境 23
一、国际经济环境 23
二、中国经济环境 41
三、重点省市经济环境 46
第三节 技术环境 60
一、国际技术环境 60
二、国内技术环境 6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61
第3章 国内外光伏行业分析 63
第一节 全球整体分析 63
一、发展阶段 63
二、产业规模 65
2015中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约43GW,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2010-2015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GW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5年累计及新增装机容量分区域统计:万千瓦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协会
201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光伏平均利用小时1200小时,同比2014年下降55小时。
2011-2015年光伏发电逐年设备利用小时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
2015年光伏发电逐年利用小时分地区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光伏电站3712万千瓦,分布式606万千瓦,年发电量392亿千瓦时。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光伏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全国大多数地区光伏发电运行情况良好,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三、产业分布 67
第二节 中国整体分析 68
一、发展阶段 68
二、产业规模 69
三、产业分布及集群 73
第三节 行业发展特征 75
一、行业经营特征 75
二、行业生产特征 76
三、行业竞争特征 76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8
第4章 成本、价格及上网电价分析 81
第一节 光伏成本 81
一、组件成本 81
二、系统成本 81
一、组件成本结构 83
二、系统成本结构 83
第三节 光伏上网电价分析 84
一、有效日照利用时间 84
二、核算本假设 86
三、光伏上网电价核算 8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88
第5章 国内外多晶硅行业发展分析 90
第一节 多晶硅产业简介 90
第二节 全球多晶硅生产概况 90
第三节 中国多晶硅生产概况 91
第四节 全球多晶硅供需分析 94
第五节 全球多晶硅价格分析 94
第六节 本章小结 97
第6章 国内外薄膜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102
第一节 薄膜电池总体分析 102
一、主要优势 102
二、主要劣势 102
第二节 三种商业化薄膜电池分析 103
一、非晶硅(A-SI) 103
二、碲化镉(CDTE) 106
三、铜铟镓硒(CIGS) 110
第三节 全球薄膜电池发展概况 114
一、产业规模 114
二、主要厂商 116
三、原材料生产 117
四、生产设备生产 117
第四节 中国薄膜电池发展概况 118
一、产业规模 118
二、主要厂商 119
三、原材料生产 119
四、生产设备生产 120
五、现存问题 120
第五节 薄膜电池投资前景分析 120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21
第7章 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分析 122
第一节 晶体硅电池 122
一、多晶硅 122
二、硅片 131
三、电池及组件 134
第二节 薄膜电池 137
第三节 国内外光伏专利分析 138
一、全球太阳能技术专利情况 138
二、中国太阳能专利技术情况 13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2
第8章 国内外光伏市场分析 144
第一节 市场规模 144
一、国际市场规模 144
二、国内市场规模 144
第二节 市场分布 146
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亚太地区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需求市场,2014年亚太地区需求占比约为56%;欧洲市场需求占比在28%左右。
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分布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 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
2015年我国光伏装机分区域统计
区域
|
累计装机(万千瓦)
|
华北
|
869
|
东北
|
25
|
华东
|
919
|
华中
|
119
|
华南
|
99
|
西南
|
121
|
西北
|
2166
|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5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分区域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
2015年我国光伏装机分区域统计
区域
|
新增装机(万千瓦)
|
华北
|
350
|
东北
|
8
|
华东
|
410
|
华中
|
53
|
华南
|
19
|
西南
|
65
|
西北
|
608
|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区域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第三节 市场结构 149
一、国际市场结构 149
二、国内市场结构 149
第四节 行业进出口 156
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进出口总额178.7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2.3%。其中,出口额146.8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1.9%,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3%,出口价格同比下降3.2%;进口额31.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7.7%,进口数量同比下降8.1%,进口价格同比大幅下降10.5%。
2014-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进出口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近3年来,我国光伏电池行业经历了2012年国际主要市场“双反”的贸易限制后,发展进入严冬,从2014年开始行业发展转暖,国内生产技术水平、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原材料供给充足,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摆脱了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从国际市场结构看,我国对光伏传统市场欧洲出口份额降幅仍较大,对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增幅明显;日本、美国、印度等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前三大市场;受补贴政策影响,我国出口光伏组件抢装英国市场。
2015年,欧洲装机量为8.5GW,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对欧洲出口额为22.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4%,出口占比仅为15.3%,主要原因为欧盟对华实施“双反”后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我国对亚洲出口额占比最大,达到88.6亿美元,占比超过六成,同比增长12.8%;我国对拉丁美洲新兴市场出口9.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4.2%,在我国出口主要市场中增幅最大,市场需求约2.2GW。由于美国对华光伏第二次“双反”和加拿大对华光伏“双反”预警案件影响,按照惩罚关税缴纳高额保证金造成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北美市场大幅下降21.8%,仅占我国出口份额的12.6%。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光伏电池居首,达38.6亿美元,占比26.3%,受补贴下降和市场饱和影响,同比大幅下降20.8%;受印度尼赫鲁太阳能计划刺激(2024年计划光伏装机量达到100GW),我国对印度出口激增,达到13.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62.5%,占我国出口份额的9.4%。我国对英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36.4%,出口金额达5.7亿美元,居我国出口市场第六位,但自2024年3月30日起市场将进一步削减补贴的政策引发了2015年底至2024年初英国市场光伏抢装热潮,从而将刺激我国光伏产品对英的激增出口。
2015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达60GW,我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43GW,占全球产量的71.7%,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由于行业发展环境改善,我国主要电池组件企业相继扭亏为盈,前10家企业盈利水平超过15%。2015年,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以及各主要经济体对新能源产业的日益重视,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继续增长,国内有望实现新增装机量突破19G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GW,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累计装机大国。我国光伏组件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产品生产国,全年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出口有望超过150亿美元,增长5%左右。
光伏电池产品出口阻力仍存
出口依存度高,国内市场发展仍有障碍。
当前我国超过60%的光伏电池产品用于出口,对外依存度仍相对较高。就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情况看,虽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光伏行业,但现实困难仍存,融资难、建设成本高、产权纠纷、投资回收期长、并网难、补贴拖欠、限电、土地性质及税费等问题仍亟待解决,国内分布式发电实际安装量也严重低于预期。
出口市场结构未稳定,新兴市场存摩擦风险。近年我国光伏出口频遭贸易摩擦,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受阻。2013年,印度、澳大利亚也陆续发起贸易救济案件。2014年初美国第二次对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出口加拿大的光伏产品也受“双反”案件影响。当前整体出口市场结构仍未稳定。2013年以来日本、印度等新兴市场兴起,国内产品转口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规避贸易限制问题,以及土耳其等市场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政策,仍将是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所在。我国部分光伏企业在新兴市场竞价销售的苗头已显现,应谨防该类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苗头。
行业盲目扩产明显,产能过剩苗头显现。
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等沿海一带。据海关统计,2015年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超过400家,一些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倒闭的小型光伏企业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订单超负荷的刺激下,通过代工等方式扭亏为盈,陆续重新开始挤占国内外市场。国内主要龙头光伏制造企业陆续扩产,仅前10家企业新增的产能累计超过10GW,产能趋于过剩。行业进入由市场主导形成的调整期和整合期,此背景下,规范行业的出口秩序及相关标准、行业自律守则亟待设立。
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分析,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占据主导地位,持续稳定增长。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一般贸易出口额为81.8亿美元,出口占比55.7%,同比增长28.8%;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9.2亿美元,占比40.4%,同比大幅下降21.9%。一般贸易出口显著增长表明我国光伏电池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摆脱了原材料和市场双重国外依赖的困境,实现全产业链本土化生产和供给。
2015年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综合施策加快行业整合
未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出重品牌、重产品质量的企业更能迅速发展的合理政策环境。
实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建厂双轨制发展。
通过加大力度启动国内市场,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引起的整体需求不足。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完善提振光伏产业内需的实施细则,确保国内市场合理有序的发展。此外,为光伏企业参与国内项目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如在流通业领域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光伏企业在加速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海外企业并购等方式,采取本土化生产战略,推动国际光伏贸易格局加快演进。
多举措助力拓展新兴市场。当前全球对新能源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由政策支持“新生”的市场增多,建议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协会等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向,为企业提供新兴市场最新动态资讯;通过对外援助项目,支持光伏企业拓展新兴市场;金融机构为光伏企业量身定制产品,助其开拓新兴市场提供金融、信保等支持。
推广出口市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及应诉企业的“四体联动”机制,通过法律抗辩、政府交涉、业界合作等方法,积极应对国外贸易救济调查取得良好成效。建议以此机制为依托,吸取过往案件经验,设计建立全球光伏新兴市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设立光伏贸易促进中心。建议设立光伏产业贸易促进中心,委托国家级光伏检验检测实验室和相关权威光伏认证机构,设立光伏电池产品出口规范指导条件。重视对光伏行业关键装备、专用材料的分析和研制研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建立光伏认证中心推动出口产品强制认证和国际互认,提供国际一流检测水平和相关绿色认证,推动我国光伏绿色认证国际化。
通过出口资质、指导认证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办法,推动优胜劣汰,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出口秩序,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出口企业数量。
第五节 市场潜力及趋势 160
一、细分市场潜力 160
二、市场趋势 161
第六节 光伏市场发展规律 161
一、光伏市场需求决定因素 161
二、光伏市场发展规律 162
三、光伏客户议价能力 164
第七节 本章小结 165
第9章 国内外光伏标杆企业分析 168
第一节 国外标杆企业分析 168
一、多晶硅/硅片 168
二、晶体硅光伏电池 168
三、薄膜光伏电池 171
第二节 国内标杆企业分析 172
一、多晶硅/硅片 172
二、晶体硅光伏电池 181
三、薄膜光伏电池 189
四、光伏系统应用 193
第三节 国内外领先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196
1)控制产能,恢复市场供需平衡
尽管面临重重障碍,但通过整合重组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恢复光伏市场供需平衡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光伏产业迫切需要整合优势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恢复产业元气,同时对全行业产能扩张与产量增加实施严格把控,使光伏产业的产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实现产业链各环节逐步恢复盈利,以确保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组建3-5 家大型光伏产业集团,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整合现有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若干具备生产成本和市场资源优势的大型光伏产业集团,增强市场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加强利润监督,规范竞争行为,维护合理的市场价格,保持企业生存发展所需的合理利润率,为技术进步与品质保障创造空间。原企业遗留债务通过债转股等方式纳入新产业集团,同时建立和聘任专业经营团队对新光伏产业集团进行经营管理,调整发展策略,争取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3)建立规模化光伏市场,维持稳定的价格体系
在全球光伏市场格局逐渐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亟需开拓国内市场以弥补光伏企业在遭遇欧洲双反后的失去的市场份额。在促进国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持续稳定的电力价格体系,简化完善现有补贴机制,保持市场规模与产业发展步伐相协调地稳步增长,从而实现产业平稳发展。
4)加强市场监管,避免低价低质竞争为避免产业发展再次陷入缺乏理性规划的困局,建议根据各地区资源状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以省级区域为主体统一进行光伏市场配额划分。通过规划引导市场配额,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光伏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金融信贷管理手段加强监管,完善光伏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通过约束性管理办法,抬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策应产业整合的规范化成果。
一、国内外领先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196
二、国内外领先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19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98
第10章 光伏产业对生产力的带动作用 199
第一节 光伏研发投入对光伏产业的带动 199
一、研发投入带动路径 199
二、研发投入对产业的带动作用 199
第二节 光伏产业对生产力的带动作用 200
一、光伏产业对产值、税收的带动作用 200
二、光伏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200
三、光伏产业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20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01
第11章 行业预测及投资建议 202
第一节 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202
一、影响光伏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02
二、影响光伏行业发展的风险分析 202
第二节 国内外光伏市场预测 206
一、全球光伏市场预测 206
二、中国光伏市场预测 207
第三节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7
第四节 中国光伏产业未来投资建议 208
附录 210
附录一:主要参考调研报告 210
附录二:主要参考网站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