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燃气行业是指围绕燃气(主要包括天然气、煤制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的勘探开采、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输配销售以及终端应用等环节形成的产业链。根据提供的资料,该产业链可划分为:
上游: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
中游:管道运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气库等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下游:城市门站、工业用户、居民用户等应用场景的输配与销售。
燃气输配设备是中下游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燃气调压设备、燃气撬装设备、燃气调压核心部件(如调压阀、安全切断阀)及相关配套产品,负责将高压燃气安全、稳定地调节至适合终端使用的压力。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供需规模
根据现有数据和报告预测,中国燃气(主要指天然气)市场供需规模持续提升。
1. 历史与近期数据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
产量: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460亿立方米。
消费量:202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945亿立方米。
2024年上半年:
产量:12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
消费量:21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进口量:9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8%。
2. 未来预测 (2024年及以后):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及《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的预测:
2024年预测:
消费量:预计达到4,200亿~4,2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7.7%。
产量:预计达到2,460亿立方米,增产持续超过100亿立方米。
2025年预测:
消费规模:预计达到4,300亿~4,500亿立方米。
产量:预计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并继续稳步增长。
2030年预测:
消费规模:预计达到5,500亿~6,000亿立方米。
驱动因素:
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在替代煤炭、石油等高碳排放能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过渡能源。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明确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动了天然气的普及。
国产化与技术进步:特大型LNG、高端阀门等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提升了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化能力,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行业发展。
投资决策建议分析
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对燃气行业的投资决策可提出以下建议:
1. 关注长期增长潜力: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到2030年将达到5500-6000亿立方米的规模。这为整个产业链,尤其是中下游的输配、销售和应用环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投资者应着眼于长期布局。
2. 重点投资燃气输配设备领域:随着天然气供需规模的扩大,对燃气输配设备的需求将稳定增长。特别是技术壁垒高、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的非标撬装燃气集成系统和燃气调压核心部件(如调压阀、安全切断阀)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服务能力的企业更具投资价值。
3. 优选具有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非标撬装系统:关注博思特能源装备、水发派思燃气、费希尔久安、上海飞奥、特瑞斯能源装备等少数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
核心部件:关注吴忠仪表、天津贝特尔、上海飞奥等在调压阀、调节阀等关键部件上技术领先的企业。
综合服务商:特瑞斯能源装备等能够提供从标准设备到非标系统再到核心部件的全产业链服务的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4. 审慎评估煤制天然气项目:虽然煤制天然气是利用丰富煤炭资源的一种方式,但其项目通常投资巨大、技术复杂、水资源消耗高且面临环保压力。在当前天然气市场供需相对宽松、进口LNG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其经济性面临挑战。投资需进行极其严格的成本、资源(煤、水)、环保和市场竞争力分析。
5. 把握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国家关于能源安全、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管网、储气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动向,优先投资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和企业。
6. 考虑产业链协同:投资时可考虑具备“LNG业务+城镇燃气运营+设备制造”等多元化布局的企业(如水发派思),或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以分散风险并获取协同效应。
中国燃气行业,特别是天然气领域,正处于稳定发展的上升通道。投资者应抓住“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带来的长期机遇,重点布局技术壁垒高、国产化替代空间大的燃气输配设备核心领域,优选具备核心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对高投入、高风险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保持审慎态度。
第1章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界定
1.1.1 燃气生产和供应界定
1.1.2 燃气生产和供应相似概念辨析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归属
1.2 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分类
1.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1.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现行标准汇总
(2)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重点标准
2.1.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
(1)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1.5 政策环境对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技术工艺及流程
2.4.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现状
2.4.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专利申请
(2)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专利公开
(3)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热门申请人
(4)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热门技术
2.4.5 技术环境对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
3.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历程
3.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3.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主体数量规模
3.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供给状况
3.4.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分析
3.4.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3.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需求状况
3.6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7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行情走势
3.8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4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4.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经营规模分析
4.1.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企业数量分析
4.1.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1.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负债规模分析
4.1.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所有者权益分析
4.1.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分析
4.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营收状况分析
4.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成本费用管控分析
4.3.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营业成本分析
4.3.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4.3.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4.3.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4.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利润水平分析
4.4.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资收益分析
4.4.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营业利润分析
4.4.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4.4.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分析
4.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4.5.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5.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5.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5.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5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竞争状况及市场格局
5.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1.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
5.1.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关键要素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1.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5.1.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5.1.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替代品风险分析
5.1.6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5.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参与状况
第6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
6.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产业产业链图谱分析
6.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产业价值属性分析
6.2.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6.2.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价值链分析
6.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6.3.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上游市场概述
6.3.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上游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上游供应的影响总结
6.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中游细分市场分析
6.4.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中游细分市场分布
6.4.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主流产品市场分析
6.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6.5.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分布状况
6.5.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下游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第7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7.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梳理
7.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分析
7.2.1 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一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7.2.2 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二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7.2.3 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三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7.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四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7.2.5 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布局案例五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8章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
8.1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SWOT分析
8.2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8.3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8.4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8.5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8.6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8.7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8.8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8.1 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8.8.2 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8.8.3 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8.8.4 燃气生产和供应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8.9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8.10 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燃气生产和供应的界定
图表2:燃气生产和供应相关概念辨析
图表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归属
图表4: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分类
图表5:燃气生产和供应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6: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7: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监管体系
图表9: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0: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1: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12: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3: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4: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重点标准
图表15:截至2025年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6:截至2025年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7: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图表18:政策环境对中国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20: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更多图表见正文……




